經濟重啟依靠什么,是夯實穩增長C位要回答的首要問題。
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吹響了中國經濟全面重啟的號角。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內外形勢不容樂觀。內部看,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三重壓力存在自我強化風險,不打破此風險,擴大內需、從寬貨幣向寬信用的躍升,都將知易行難;同時,基層“三保”工作嚴峻,基層運轉面臨的敞口風險不可小覷。外部看,外需面臨失速風險,國際產業鏈正進行分布式布局,穩住外需基本盤已成一場攻堅戰。
(資料圖)
更需警惕的是,社會上存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是否只是權宜之計的擔憂。當前不同市場主體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對未來發展的可信和可行空間、發展安全等的諸多疑慮,暴露出的是經濟社會的信任缺口,這是市場信心邊際改善乏力的深層原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亮明了態度,接下來的言必信、行必果,是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經濟重啟需解決依靠誰的問題,并為不同主體厘定角色定位,以打造行穩致遠的主體方陣,應對國內外形勢的風高浪急。
經濟重啟的主體結構既簡單又復雜。說簡單,是因為主要有裁判員和運動員兩類;說復雜,是不同主體在經濟重啟中的功能和角色不同,在實踐過程中需克服越位、缺位和錯位等問題。
政府等為裁判員角色,必須對其采取法無授權不可為的條件約束,讓市場規則更透明、讓交易程序更正義、讓公共服務更到位。唯有把權力約束在法律的框架里,政府做好公共服務和裁判工作等,經濟重啟才能正常啟航。
企業是經濟重啟的主力,是財富和經濟增加值的直接貢獻者,唯有為其營造法無禁止即可為的能動空間,才能不斷拓寬市場的可行自由,激發起市場主體的企業家警覺性,打開經濟發展的質能方程——消費力-生產力的經濟能量守恒定律。
當前正值經濟重啟關鍵環節,不同市場主體其實有著不同使命和擔當。借用貝爾賓職場角色的分析框架,經濟重啟的主體方陣需有創新者、推進者、改進者、執行者和變通者中的全部和多個角色。
在經濟競爭生態化的當下,不同角色的市場主體要強化自身的競爭優勢。國企可看作是經濟活動層面的基礎公共服務提供者,及政府推動經濟目標的執行者和推進者,這是因為求穩夯基是國企最擅長的。同時,要真正致力于打破壟斷,尤其是行政型壟斷,讓國企真正變成一個獨立信用的市場競爭主體,促進經濟重啟資源的優化。
私企和外企等是經濟增加值的主要創造者,是經濟體系中的創新者、改進者和變通者。完善的產權保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等,將激發這些市場主體的企業家警覺性,激活經濟的質能方程。
對所有市場主體來說,需要從要素市場到商品和服務市場,開鑿出一個開放準入的全過程市場可行自由場景,并不斷深化改革與開放,才能為經濟重啟打造出一個相得益彰的主體方陣。
樓前百戲競爭新,唯有長竿妙入神。經濟重啟的方法論,在于讓所有參與主體各司其職,防范任何形式的越位、缺位和錯位現象,重塑市場信任關系。鑒于疫情以來,一些地方權力邊界失控,一些基層的基本運轉面臨困頓,由此帶來的經濟社會風險不可低估,當務之急是要強化對權力的約束,將經濟社會拉回到法制化、規范化和秩序化的環境,逐漸消除市場主體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市場主體矩陣出擊。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