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能源展臺的火熱與燃油車展臺的落寞在各大車展中形成了明顯的反差,這背后也反映了外資品牌銷量快速下滑、本土車企蓬勃發展的市場變化。
8月25日,2023成都車展開幕的當天,寶馬的外籍高管在唱著一首應景的《成都》歌曲時,成為了整個車展的焦點。與此同時,寶馬大力推廣其新能源品牌,是眾多豪華車品牌中在新能源領域參展力度最大的廠商。
(資料圖片)
回顧兩年前的成都車展,外資品牌的展臺上幾乎看不到電動化產品的影子,即便之前推出了一些電動車型,很多也只是將傳統燃油車改造為“油改電”。而本屆成都車展上,全新一代的電動車成為了多家外資品牌在本屆成都車展上的主推產品。
另一個細微的變化是,一線豪華車品牌往往會占據超大的展臺高調亮相,爭奪視覺焦點。然而,今年的成都車展上,比亞迪集團旗下的四個品牌一起亮相,占據了3號展館一半的展示面積,甚至超越了許多豪華品牌的規模。這預示著市場格局正在被打破。
隨著電動化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對于品牌和產品的認知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外資品牌在燃油車領域憑借其品牌積淀和市場基礎建立了一道護城河,但如今這道護城河正在逐漸崩塌。在購買電動車時,除了特斯拉,消費者在選擇電動車產品時幾乎沒有外資品牌的考慮。
寶馬等外資車企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加快電動化轉型,加大本土化研發投入。比如,寶馬將在沈陽投產第三款國產純電產品創新純電動BMW iX1,它將率先應用第9代(BMW)操作系統。寶馬的中國數字化研發團隊在該系統的開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70%的功能都是根據中國客戶的需求進行定制開發的。寶馬還表示,他們正在對中國研發體系進行戰略升級,以更快、更準確地將中國客戶的需求融入未來的研發戰略。
奔馳則致力于構建自有的軟件體系,并將在模塊化架構平臺(MMA)推出時一同發布。與此同時,梅賽德斯-奔馳也在推動電動化轉型,不過相對于寶馬,奔馳在電動化領域更傾向于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雖然豪華品牌中電動化轉型速度最快的是寶馬,但面對電動化的大潮,他們在這一領域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大眾等主流合資品牌面臨更大的挑戰。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主流合資品牌的累計銷量約為399.29萬輛,同比下滑12.1%。尤其是大眾汽車,今年上半年,其全球銷量同比上漲13%,但在銷量占比約三分之一的中國市場卻出現下滑,中國也已不再是大眾汽車全球最大的市場。電動化進程緩慢和自主品牌的崛起導致大眾在中國市場面臨挑戰。上半年,大眾在華銷售的純電動車型數量同比下降約2%。
電動車領域的競爭速度之快,使得大眾汽車不得不推遲其電動車產品發布計劃。然而,他們正在通過與中國本土企業合作來尋求突破。近期,大眾汽車與中國企業地平線合作,創下了其在華以來最大的單筆投資記錄。此外,他們還與小鵬達成合作協議,以開發更適應本土市場需求的產品。此次成都車展上,大眾品牌的純電旗艦轎車ID.7 VIZZION首次亮相,上汽大眾也展示了多款純電動產品。
而在電動化進程中相對較為被動的日系車企,也開始明確了電動化戰略,同時尋求與本土企業合作。一汽豐田甚至專門為新能源車輛申請了獨立的展臺。目前,國內外車企在電動化領域的競爭進入了下半場,他們正積極準備,以應對這一挑戰。
雖然外資品牌的電動車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但在全球范圍內,它們的表現卻在迅速迎頭趕上。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排名中,寶馬今年上半年已超越上汽通用五菱,位列第三。而上汽通用五菱則從第三位降至第六位。大眾汽車、奔馳和沃爾沃也位居前十。中國品牌在TOP20榜單中的席位從去年同期的10個減少至8個,市場份額從37.8%下降至37.2%,顯示出全球電動車市場正變得越發多樣化。
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依然存在機會,他們擁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和市場基礎,可以通過資源整合來應對市場的變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盡管目前國內自主品牌在電動化領域領先,但在人工智能和AI技術等方面,國外品牌也在不斷發展,因此外資品牌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的競爭并未結束。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