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日前發布通知明確2023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全年目標:總體繼續保持增量擴面態勢,推動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逐步降低。
4月27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量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優化小微企業信貸結構,重點圍繞小微企業無貸戶加大支持,擴大服務覆蓋面;完善小微企業服務定價機制,根據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和小微企業客群特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不再提“兩增兩控”的明確要求。
【資料圖】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這有助于促進小微企業貸款從側重規模增長轉向追求規模、質量、效益平衡,將推動小微金融服務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不得向空殼企業發放經營貸
近年來,我國普惠金融事業發展迅速。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連續三年量增價跌,成績顯著。但是也出現了一些日益尖銳的問題,小微信貸的違規問題非常突出。
貸款資金被挪用便是問題之一。2月17日,銀保監會一口氣開出19張罰單,5家金融機構被罰,合計罰沒超3.87億元。從披露的罰單內容來看,中國銀行、民生銀行、渤海銀行等存在貸款資金被挪用、統計數據不真實、重大關聯交易審議程序不規范等違法違規行為。
銀保監會表示,中國銀行、民生銀行、渤海銀行均是和民營企業及小微紓困有關,主要是對前期開展的支持民營企業及小微企業重大政策落實專項現場的反饋。這些機構存在貸款資金被挪用、統計數據不真實、重大關聯交易審議程序不規范等違法違規行為。
中國小微信貸機構業務創新合作機制發起人嵇少峰日前撰文指出,事實上不僅是上述五家銀行,全國多數銀行均普遍存在上述問題。究其原因,表面上源于銀行管理缺位,實質是因為簡單目標導向的監管設計缺乏全面的制度配套,多種監管訴求與現實產生了沖突。
銀保監會在《通知》中要求,規范小微企業金融業務管理。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強貸款“三查”,不得向無實際經營的空殼企業發放經營用途貸款,強化對成立時間或受讓企業股權時間較短的借款主體資質審核,防止借款人利用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身份套取經營性貸款資金,加強貸后資金流向監測和用途真實性管理。科學合理對小微企業授信,防范“過度授信”風險。
此外,《通知》還提出,加大對小微企業續貸支持力度。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開發小微企業續貸專門產品或完善現有產品續貸功能,原則上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產品和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中短期經營性貸款產品都應具備續貸功能。合理確定本行續貸條件,嚴禁為挪用于非生產經營用途的貸款辦理續貸,不得用續貸掩蓋信用風險。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地方政府設立的應急轉貸資金向生產經營正常、信用狀況良好的小微企業提供接續融資,可比照小微企業續貸業務進行風險分類。
東西淼表示,小微企業貸款規模迅速增長的同時,存在著管理不到位導致貸款被套用、挪用等行為,部分銀行還虛增虛報小微企業貸款,或通過與貸款中介合作變相抬高融資成本。監管部門應加大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的檢查處罰力度,推動小微金融服務保持良好態勢。對借款人虛構借款用途、提供虛假材料,騙取、挪用貸款用于非經營領域,銀行應及時收回、不予續貸,并將相關情況上傳征信系統,提高違規成本。
一味地堅持量增、價跌是對普惠信貸的曲解
小微企業金融長效機制的建立,為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創造更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
截至2023年3月末,銀行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9萬億元,同比增長25.8%,較各項貸款增速高14.6個百分點;有貸款余額的客戶數達到4010.5萬戶。
近年來,我國普惠金融事業發展迅速。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連續三年量增價跌,成績顯著。
不過,嵇少峰也指出,一味地堅持量增、價跌,是對普惠信貸的曲解。所謂“普”,是指更廣的服務面、更多元的信貸產品與服務,絕不是簡單地將信貸投放給更多的人、給小微企業加無限的杠桿。所謂“惠”,應該分兩個層面來安排。金融市場的“惠”與政府層面的“惠”是不同的性質,必須引入不同的機制。
董希淼表示,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部門應設定更為科學合理的監管要求和考核指標,引導銀行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總量、價格與節奏,保持業務發展可持續性,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通知》稱,要立足紓困解難、擴大內需和穩定就業,支持住宿、餐飲、零售、教育、文化、旅游、體育、交通運輸、外貿等領域小微企業的合理金融需求,促進經濟復蘇。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