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重心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癥”,而做好這項工作必須保障好疫情防控經費,對此財政部有了新部署,再次重申決不能因為經費問題影響疫情防控。
1月16日,財政部公開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經費保障 切實加強防控經費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財政部門立足財政職責,做好經費保障。
《通知》要按照“保健康、防重癥”的總體要求,加大疫情防控經費投入力度,重點用于患者救治費用補助、醫務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疫苗和接種以及提升醫療救治能力所需支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前國家醫保局等明確,對住院的新冠患者延續“乙類甲管”時的政策,全額保障新冠患者的住院費用。而參保患者在基層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與新冠治療有關的門急診費用,原則上不設起付線和封頂線,報銷比例不低于70%。
疫情新階段下,老百姓對醫療資源的需求明顯加大。為此《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醫療資源建設投入,重點加強縣級醫院重癥和傳染病醫療資源建設,做好農村地區急診急救、重癥等資源橫向統籌和擴容改造。
地方的醫療資源資金投入,除了來自地方稅收和非稅收入外,舉債也是一種重要籌資形式。
《通知》稱,支持地方使用政府一般債券、發行政府專項債券用于符合條件的醫療衛生領域項目建設,做足醫療救治特別是重癥救治的應對準備,著力保障好群眾看病就醫需求,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起青島、廈門等地相繼發行地方政府新增債券,其中就包括籌資投入加大醫療資源建設。比如青島市近期發行約172億元專項債券,投向153個項目,其中跟醫院相關的項目為12個,包括青島婦女兒童醫院、青島第三人民醫院和青大附院平度院區重癥救治床位改造項目等。
機構預計,今年一季度地方政府發行新增債券規模預計超過1萬億元,其中醫療衛生等領域將是重要投向之一。
對于基層政府來說,受疫情等沖擊,財政收支矛盾比較突出,疫情防控經費保障離不開中央和省的支持。
《通知》稱,中央財政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各地患者救治、醫務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疫苗和接種進行補助。對地方提升重癥救治能力等承擔支出在安排相關財力性補助資金時給予統籌考慮。省市級財政部門要充分考慮基層特別是農村地區疫情防控支出需要,加大對財政困難縣區疫情防控的轉移支付力度。
盡管上級政府支持很重要,但本級政府也應多措并舉籌措資金,來保障疫情防控經費。
《通知》稱,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強統籌謀劃,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多渠道籌措資金,大力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有序規范組織資金調度,集中力量保障疫情防控必要支出。
比如,一些地方盡力壓減非剛性、非必要支出,通過盤活政府資產資源或存量資金,將資金優先用于疫情防控。
財政部要求,適應當前應急需要,提高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優化財政資金撥付流程,建立完善防疫物資、醫療救治物資等急需資源政府采購“綠色通道”,決不能因為經費問題影響疫情防控。
《通知》要求,本著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對于已明確的醫院補助資金,要限期撥付到位,拖欠的要盡快撥付,幫助醫院疏解困難,確保正常運轉;需要緊急配置的資產,簡化配置審批程序,在履行必要的內部程序后,快速高效配置,統籌調配使用。
另外,《通知》還要求強化部門協同,確保政策落地。比如對于經審核認定的醫務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資金,同級財政部門要按月及時撥付。此前財政部曾明確對參加防治工作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給予臨時性工作補助,金額每人每天300元或200元。
財政部還要求,嚴肅財經紀律,加強資金監管。對擠占挪用、截留侵占、虛報冒領、違規發放的,依紀依法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