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至縣司機師傅王興德有兩份工作:郵遞員、“金通工程”車輛駕駛員。
多年來,王師傅一直負責童家鎮9個村3個社區的郵件運送。自從當地交通運輸企業與郵政聯合開展交郵融合發展試點后,他就身兼兩職,既運送乘客,又負責快遞投運業務。
“方便了村民,個人的收入也大幅提升。我很喜歡這份工作。”王興德透露,他現在的每月收入能比過去增加3000-5000元。
樂至縣隸屬四川省資陽市,下轄2個街道、19個鄉鎮、602個行政村,縣域面積1425平方公里,總人口87萬。2021年10月,四川省交通運輸廳與省商務廳、中國郵政四川分公司簽訂了交商郵融合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以實現郵件快遞進村入戶、農產品土特產快速寄遞,同時,鄉村運輸駕駛員營利增收。
之后,客貨郵融合開始在童家鎮試點,“金通工程”駕駛員兼任郵政攬投員,利用農村客運“小黃車”富余空間運送郵件快件、下鄉工業品和出村農產品,按照省交通運輸廳統一張貼“金通工程·天府交郵通”標識、統一場站建設標準和服務管理標準的要求。
在沿線農村設立“金通·郵快驛站”,開展郵件快件收投、代銷代購、客運票務等便民服務,兼具客運招呼站功能,客運車輛將郵件快遞直投到驛站,農村群眾在驛站候車、乘車,實現兩站合一、客貨共享。截至2021年底,樂至縣已有234個行政村建成了“金通·郵快驛站”。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有關人士介紹,客貨郵融合在資金投入上也找到了出路。利用國家農村客運燃油補貼、四川省“金通工程”補助資金和資陽市農村客運運營補助資金,對“小黃車”車輛購置、保險購買、營運虧損等給予補助;采取“政府扶持監管、企業化運行”的市場管理模式,對“小黃車”實行統一人員聘用、統一考核獎懲、統一運行調度、統一運價管理、統一營收核算“五統一”。
樂至縣的“公交+快遞”僅僅是近年來我國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本月13日,交通運輸部介紹,遼寧省盤山縣、江蘇省揚中市、浙江省寧海縣等地都找到了打通鄉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辦法。
客貨郵融合打通了鄉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圖為四川省“金通工程”農村客運“小黃車”。攝影/章軻
盤山縣在鎮級層面,將縣政府投資建設的具備公交中轉和快遞物流分揀功能的鎮級中轉站打造為“交郵驛站”,為群眾提供公交代運快件和農產品服務,統一收寄費用,規范服務標準;村級層面,選擇村屯內地理位置優越、靠近村委會、知名度廣、商品類別齊全的大商店打造為“村屯驛站”。目前已建設7個“交郵驛站”和156個“村屯驛站”。
再由盤錦客運公交集團統一購買新能源公交車開展全域公交運營,依托全域公交實現客貨郵融合“1+1+N”(即公交+快遞+生鮮電商、汽車服務、農產品加工等N個行業資源)模式。截至2021年底,已開通客貨郵融合公交線路11條,日均帶貨9000余件。目前,盤山縣依托客貨郵網絡銷售農產品近百噸,銷售額達210萬元,為客運經營者增收8.1萬元、驛站增收16萬元、郵政公司節約成本13.3萬元。
在揚中市,由揚中江天汽運公司牽頭,聯合“四通一達”、順豐等快遞企業合資成立了揚中天捷城市配送有限公司,依托城區、新壩客運站、八橋客運站的3個綜合運輸服務場站,整體負責市區范圍內快遞配送服務;由揚中郵政公司牽頭,與各快遞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郵遞員統一負責農村快遞的收遞服務,將郵政快遞和日用消費品共同配送。
寧海縣地處浙江省寧波市最南部,下轄11個鎮、3個鄉、4個街道,337個行政村。一些偏僻山村,過去往返鎮區取件要花費3-4個小時。寧海縣組建了由公交公司、快遞企業、郵政公司等單位組成的農村物流生態聯盟(“集士驛站”),還吸引50余家本地企業入駐銷售土特產品。
寧海縣村一級改造農村物流服務點創新建設50個“集士驛站”,為群眾提供物流寄遞、代銷代購、便民交費、助農取款、農財險辦理等“一站式”服務;鄉一級,依托各客運站和物流中心打造了6個客貨郵綜合服務站,日均快遞包裹轉運9000余件。
寧海縣還開發了“集士驛站”在線商城,推出本地農產品電商頻道,搭建線上線下多業融合平臺,挖掘培育了“蟹大人”“何九桃”等本土品牌,幫助當地農村500多人創業就業,部分本土品牌產品年銷售額超過150萬元。
交通運輸部印發的《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要求,構建協同融合的綜合運輸一體化服務系統,加快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創新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的配送模式,完善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培育農村物流服務品牌。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