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許久的融創中國(01918.HK),在房地產情緒高昂的時刻悄然現身。
11月29日晚間,融創發布公告稱,預計2021年公司擁有人應占凈利潤較2020年下降約207%,核心凈利潤較2020年下降約184%。此前該公司曾宣布,預計2021年公司擁有人應占凈利潤及核心凈利潤,較2020年分別同比下降85%及50%。
據披露,此番數據差異,主要因3月后新冠疫情反復爆發,房地產銷售市場快速下行,融創經營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就發展中物業及持作出售的竣工物業、應收款項及對外擔保預期信貸虧損、文旅城建設及運營業務板塊的商譽及相關長期資產作出進一步減值撥備等。
(資料圖片)
作為曾經的行業TOP5房企,融創在出現債務危機后一度“消聲”,不僅延遲刊發2021年度業績,2022年中期業績的刊發及報告寄發也有延遲。此番突然發聲,并將于12月8日召開董事會考慮批準發布2021年業績,瞬間讓投資者沸騰。
目前,要實現公司股票復牌,融創除了要刊發所有未刊發財務業績,還要撤銷或駁回針對公司的清盤呈請、并解除清盤人的委任。
今年9月,債權人陳淮軍在香港高等法院向融創中國提出清盤呈請,內容有關融創中國未償還其持有的優先票據,涉及本金2200萬美元及應計利息。融創稱,該清盤行為是單個債權人的激進行為,公司將采取一切措施抗辯。
除了業績刊發及清盤呈請這兩道關,融創的當務之急是推出債務重組方案。日前市場消息稱,融創正籌備對其境內的債券進行整體重組,相關重組條款正在進行磋商之中,或涉及融創旗下存續境內債券及關聯ABS規模合計約154億元。
融創中國表示,現階段已開始與債權人小組顧問積極溝通初步重組方案,目前很大一部分債權人對公司通過債務重組表示支持,計劃在2022年年內對外公布重組方案,將繼續努力維持經營穩定,實現債權人盡快以最大幅度回收債權。
如果進展順利,融創將成為繼富力、龍光后,第三家進行境內債整體重組的房企。此前,富力地產的全部8筆境內債券,都獲得了3年以上的展期,總額為135億元;10筆美元債也實現整體展期,還款期限全部延長3~4年。
近日相繼推出的房企融資政策,也讓業內對出險房企困境求生抱有一絲期待。有消息顯示,華南一家出險房企在停滯數月后重新開始尋找戰投合作機會。另一房企高管則向第一財經透露,公司已經著手逐步讓經營回歸正常狀態。
出險房企的蘇醒,來源于近期金融監管機構高頻度出臺扶持性政策,尤其是一些優化資產負債表的政策,讓企業看到了重生的機會。
證監會28日消息顯示,要恢復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允許符合條件的房企實施重組上市,重組對象須為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恢復以房地產為主業的H股上市公司和非房地產主業的其他涉房H股上市公司再融資等。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第三支箭”提及了重組、再融資、鼓勵私募介入等,其實都是出險房企需要積極把握的政策工具,可以認為具有更好的效應,使得目前一些“奄奄一息”的上市房企重新提振起來。
在他看來,出險企業可以借此類重組上市工作理順債務關系,對于優質房企來說,則有收購或控制出險企業的機會。重組上市工作重啟,也是目前房企存量債務過大下的關鍵一招,有助于真正化解去年下半年以來積壓的債務問題。
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也表示,允許符合條件的房地產企業實施重組上市,重組對象須為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將加快出險上市房企重組,加快化解房地產風險,加快房地產風險出清。
除了收并購機會打開,上市房企再融資的渠道也被拓寬,允許上市房企非公開方式再融資,資金用途除了“保交樓”,還可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債務。這樣即規避了此前公開發債面臨的認籌不足的尷尬,也能為房企補充流動性。
申萬宏源認為,本次房企股權融資放開意味著“既要保項目、更要保主體”政策的持續有力推進,對短期資金略有困難的房企有力保主體,另一方面推動優質房企收并購出險房企或出險項目,有利于國企央企進行集團內地產資源整合協同。
也有業內觀點認為,新政將更多惠及較優質房企,出險房企離重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標普信評稱,上述措施將有助于穩定優質房企的信用質量,幫助市場恢復信心,但仍需關注其落地范圍、規模及時間;同時依然有選擇性,更偏重以市場化方式支持那些治理完善、聚焦主業、資質良好的優質企業,可能不會惠及全部房企。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