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又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武漢啟動建設,帶領武漢創新能力再上新臺階。
9月27日,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優化提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啟動現場會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
第一財經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是我國“十一五”期間規劃建設的十二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于2007年1月由國家發改委批準華中科技大學建設,國家批復建設經費為1.3385億元。裝置于2008年4月開工,2013年10月建成,2014年10月通過國家驗收并正式對外開放運行。
此次啟動建設的優化提升項目將在一期基礎上,圍繞磁場參數提升、測量手段豐富和研究領域拓展等三個方面,瞄準物質科學、生命科學以及強電磁工程科學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進行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的優化升級和功能擴展。項目建設周期5年,總投資約21.385億元。
高校一直是區域發展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也是區域發展的創新源頭和動力引擎。
過去十年,華中科技大學堅持深耕光電領域,和相關龍頭企業建立25個聯合實驗室,逐步建立起從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突破、到成果轉化應用的國家科技基地集群優勢,先后有130家高新技術企業由學校科技成果轉化應運而生,支撐中國光谷“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突破6千億大關,正努力向萬億級產業集群發展。
武漢科教資源豐富,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在漢高校一直發揮著學科人才優勢,通過創新引領,強化輻射帶動作用,加快科技資源聚集,有力支撐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城市集群成為全球范圍內上升最快的集群,其中武漢排名連續5年上升,今年上升了9位,由第25位升至第16位。
目前,國家在武漢已布局脈沖強磁場、精密重力測量等3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脈沖強磁場優化提升、作物表型組學研究和深部巖土工程擾動模擬等3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納入國家“十四五”相關專項規劃,數量居全國前列。
專家分析稱,未來十年,隨著更多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地武漢,武漢的原始創新能力將實現大幅跨越,在全國區域發展戰略中的地位也將更加突顯。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