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上線理財APP,直銷模式能否走出新花樣?
【資料圖】
繼青銀理財、信銀理財及華夏理財推出直銷APP后,雖暫無內容,但招銀理財APP也可以在蘋果手機端直接下載了。
另,記者發現早在今年七月,寧銀理財就直銷APP的開發運營進行招標,其相關負責人也曾在采訪時透露示正在籌建相關業務系統。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各大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在加緊完善公眾號、小程序等直銷渠道。網友感嘆銀行理財子也開始發展直銷。
為什么各大銀行接連布局APP直銷渠道?直銷APP的成效又如何?直銷模式能否走出了不同以往的發展道路?
各大理財公司積極拓展自營渠道
對比已經上線使用的青銀理財、信銀理財及華夏理財3家直銷APP,記者發現,為方便查找且記憶,直銷APP命名均為XX理財,同時,界面功能都以“首頁”、“持有”、“產品”、“我的”四個板塊進行劃分,內容上則以各自品牌宣傳和產品介紹為主。
此外,三款APP均在首頁以大圖推薦的形式鏈接其熱銷產品,并推出相關優惠活動吸引用戶參與投資,精選上架的理財產品通過期限及風險等級劃分產品,以滿足不同客群的理財投資訴求。
值得一提的是,青銀理財及華夏理財在直銷APP專門設置“最新資訊”、“華夏觀點”的功能板塊,通過信息披露,更好地幫助用戶了解及掌握銀行最新動態及理財知識。
自首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截至2022年6月底,已有29家理財公司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步入正軌同時,其產品銷售渠道也逐漸豐富。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上述所述公司,其他理財子公司也在積極拓展自身直銷渠道,線下多以柜臺形式覆蓋客群,線上則多以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及小程序的開發為主。
直銷APP成效有待考量
作為理財直營銷售渠道之一,直銷APP的銷售形式在業內的口碑卻爭議頗多。
華夏理財總裁苑志宏曾公開表示,基于移動終端應用的互聯網理財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而華夏理財APP的正式發布,將補齊公司全渠道銷售體系的最后一環。
縱觀整個行業,理財APP的推出雖處于試水階段,但仍受到更多銀行理財公司公司的重視和布局,“因大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剛成立,APP直銷有助于建立公司品牌,下沉至C端,更能直接方便獲取客群數據,獲得一批忠實的用戶。”北京某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APP有著較好的用戶體驗和交互性,能夠進一步拓展觸達用戶。
但對于這一說法,某理財公司業務人士表示直銷APP在短期內很難有效果。首先在直銷APP開發和后期運營中,理財公司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性價比不高。同時,直銷APP存在與母行客戶群體、消費內容重合等問題,導致后續客戶的轉化率不夠高。
母行代銷仍為主流
理財公司的銷售渠道主要為母行渠道、同業代銷和理財公司直銷渠道,雖直銷渠道一直在銀行理財公司的規劃之中,但綜合來看,受理財公司成立時間短等多重因素影響,直銷渠道進度整體較緩。
據中國理財網數據,今年上半年有13 家理財公司開展了直銷業務,累計直銷金額 0.15 萬億元,占比非常小,母行代銷仍是目前銀行理財公司最主要的銷售渠道。
“直銷渠道的重要性于不同的機構而言會不一樣。”道樂研究院研究員表示:“對于大型國有行的理財子公司來說,母行的銷售實力非常強,僅依靠母行代銷就可以保證銷量有較高的基本盤了,因此直銷渠道相對而言沒那么重要。但對于股份行或城商行的子公司來說,母行銷售實力不如國有行,因此需要在其他銷售渠道更“卷”一些,努力提升其他渠道銷量。”
對此,某理財公司業務人士也坦言:在未來,理財子公司將逐步承接母行的絕大部分理財業務,成為市場主體。
理財銷售面臨大洗牌
隨著監管制度和銷售體系的完善,規定銀行只能通過吸收公眾存款銀行和銀行理財公司代銷,因此相對來說,其線上銷售渠道比較狹窄,但這也給理財公司線上直銷渠道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窗口期,短期不用跟支付寶等互聯網三方平臺正面競爭。
未來,理財銷售的趨勢又是怎么樣的呢?道樂研究院研究員直言,未來監管有可能放開互聯網三方平臺的銷售,加之銀行理財公司逐漸與母行分離,減少對母行渠道的依賴性,銷售渠道必然更加多元。
“目前銀行理財的銷售仍是以傳統的線下模式為主,未來無論是銀行還是直銷渠道的銷售場景都會向線上轉移,銀行理財公司需重視線上銷售。”道樂研究院研究員表示。
此外,該研究員還指出,因各類銀行理財公司資源稟賦不同,渠道發展方向也不盡相同。國有大行將持續與母行保持深化合作;股份行可能打造多元銷售體系,探索線上線下銷售模式;而城商行、農商行可能會更多與其他未取得理財業務牌照的銷售機構合作。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