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下一套房要花多少錢?從有關機構統計數據推算,2019年國內住房均價為10250元/㎡,以100平方房子來算至少需要110萬元,這個價格大部分都被拉低了,現實中房價會更高;另外,如果結合上大部分人收入來計算,目前房價收入比是1:9.3,即收入1元需要支付9.3元房價,買房將會更加辛苦。
國家統計局也曾發出報告,顯示中國房價在20年間平均漲幅達到了5倍。毫不避諱地說,國人對房地產熱情投資讓房價漲到“一般人都買不起”地步,高房價正在毀掉打工討生活年輕人,為此不少年輕人選擇租房、推遲結婚或生孩子,高房價儼然已經成為嚴重“棘手”問題,該如何解決?
1個月內買房人數大漲20%,拐點已到?房地產即將迎大漲?
不用懷疑,也不用不相信,目前的房地產的確是回暖了。根據媒體報道,南京、深圳、杭州等地6月份不斷涌現購房熱潮,僅杭州一地就有著近6萬人搶購960套房源現象;另外,上海買房人數在不斷在增長,多個樓盤被搶購一空。
二手房方面也出現了購買人數大增情況,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報告顯示,6月1日-15日青島、杭州、深圳等13個城市二手房交易僅半個月就比5月份買房人數大增20%。從這些數據來看,在1個月內無論是新商品房還是二手房交易可以說“喜勢驚人”,這難道意味著房地產經濟迎來大漲?
買房人數的大增、房價的上漲,這些都跟積壓剛需、住房改善需求有關,這些需求集中釋放造成市場買房人數上升;其次就是央行今年寬松貨幣政策,今年3-4月份央行連續“降準降息”多達1.75億元,貨幣的寬松讓房地產市場也開始迎來“大漲”,接下來半年時間央行還會繼續降準嗎?
房說君以為大概率不會,但是對于房貸的LPR降息可能還會出現。簡普科技大數據統計了國內40多個城市近670家銀行房貸LPR現狀,發現截止到6月20日近1個月首套房平均利率約為5.2%,比央行公布下降了4個基準點;二套房利率約為5.6%,環比下跌3個基準點,如此看來各地銀行房貸是有所下降。
不過貨幣政策卻不會一直無限制寬松下去,近日在某經濟論壇上,央行高層人士就表示:不讓再讓這么多中央銀行無限制印發鈔票投入市場,金融從業者不可能會不動,“空頭支票”開多了是要付出代價。對比起近幾個月歐洲銀行以及美聯儲大量印發貨幣“救市”手法,央行明顯是通過行動在做出回應,寬松貨幣政策有必要但不能是無限制印鈔,那么基于貨幣寬松而起來的樓市就不可能會迎來大漲。
10年后,高房價不再是“棘手難題”,另外2個問題比這個更嚴重。
不可否認,現階段高房價的確成為了不少人“棘手問題”:收入太低房價太高,買不起。對于這個問題,馬云則多次表達出不看好樓市發展態度,曾經“房價如蔥”的說法以及權威年輕人不用著急著買房,去年他還表示未來3-5年內,房價會面臨高位解體的風險。在房說君看來,馬云表達的觀點還是有道理:
第一,從政策來看。國內樓市是政策市,討論房價問題就避不開國家對市場監管,這2年國家明顯是對房地產市場加強了關注,多次提出“房住不炒”的意見;從去年的中央經濟會議上,國家就表態要房子是用來住不是拿來炒賣的立場,以“穩房價、穩預期、穩地價”為主旨落實因城施策;第二點就是在前不久結束的2會上,高層特地用了長篇文稿來敘述“房住不炒”的原則不能被打破,另外還一錘定音表態:今年將加快穩妥房地產稅的立法機制。
第二,貨幣政策不會無限制“松懈”。2020年初未應對“大疫”造成經濟快速下滑,央行連續2個月實施貨幣降準計劃約為市場提供了1.75億元流動資金,為企業緩解了資金鏈困擾問題;寬松貨幣流動、連續下跌房貸利率推動了買房人數增加以及房價上漲。另外一點就是M2也開始放緩增幅,在國家不斷強調降低居民杠桿率、房子金融風險下,今年的M2增長僅有11%左右,相較去年高達20%的情況要低上很多,簡單來說當M2的漲幅低于GDP物價指數,就會意味著房價失去貨幣支撐力,預示著上漲的趨勢會逐步減弱。
不管是國家政策的限制還是愈加收緊的貨幣政策,都說明了房地產不可能再迎來大漲,當大家都以為高房價才是“棘手問題”時,在房說君看來,中國未來10年房地產市場該擔心的恰巧不是房子價格而是另外2大問題,或者說這才是與大家財富息息相關。
第一,投資房地產慢慢開始不保值。
雖然在近1個月內,買房交易人數大增了20%,北京、杭州、上海、深圳等熱點城市已經保持幾個月漲價,創出了3年來的新高。這不能草率認定中國房子將繼續大漲,反而從國家對樓市政策、央行用行動作出回應來看,要預防“物極必反”效應,這些支撐房價不斷上行的因素明顯出現了拐點,房價怎么漲上來的恐怕就會怎么跌下去,2020年1-6月份能創出3年來買房新高,2020年7-12月份同樣樓市也可能重回2017年“低谷”,房說君以為現在繼續追高房價來投資已經逐漸在貶值,就像馬云說的那樣“房價高位解體”,成為樓市接盤者。
第二,今后拆遷將會越來越困難。
這5年來新建的樓盤動輒就是30樓層高,有限面積建越高樓市就能容納越多人居住,雖然節省了城市土地資源但是10年以后呢?今天的高層住宅就會變成以后難拆遷的棘手問題。拆遷補償最低都是按照1:1.5比例來給安置房或是貨幣,以目前小區密度、樓高來計算,這樣拆遷成本是誰都無法負擔,“拆不起”將會成為10年后首個難題。
房說君有話說:不能單憑“1個月內大增20%買房人”就認定房地產即將迎來大漲,更多的是因為“大疫”影響而沒能買成房子剛需扎堆來買造成,這跟同一時間出現“拋售潮”類似,央行更用行動做出回應:不會無限制印鈔流向市場。沒有了龐大資金加持、國家利好政策扶持,高房價已經不再是“棘手問題”,相反樓市價格怎么上來的就會怎么跌下去,上半年能創下3年來新高,下半年同也能重回2017年低點。(樓市隱隱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