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長沙市天心區火出圈,成為全國頂流。央視《東方時空》通過手機信號進行大數據觀察,黃興南路步行街成為全國春節人流量最多、同比增幅最大的商圈。據統計,除夕至大年初六,黃興南路步行街累計客流215.25萬人次,同比去年增長55%,五一商圈累計客流360.32萬人次,同比去年增長52%,外省游客約占70%。
全國游客紛至沓來,長沙餐飲、零售業也快速回暖。長沙文和友排隊、長沙聚味瞿記排隊、長沙茶顏悅色排隊……“熱搜常客”們,再一次在這個春節活躍在大眾的視野中。
其實,長沙與天心區的火,可不止這個兔年春節。早幾年,長沙就成了眾多年輕人旅游打卡的圣地。橘子洲煙花、湘江兩岸燈光秀,來長沙吃“文和友”、喝茶顏悅色,也成為了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
(相關資料圖)
不僅如此,近年來,還有眾多誕生于長沙的消費品牌,正在走出湖南、走向全國。三頓半、費大廚辣椒炒肉、炊煙小炒黃牛肉、虎頭局渣打餅行、墨茉點心局……它們都誕生于長沙,都多少受益于長沙的城市熱度,都在社交網絡上被視為“打卡勝地”,又都自2020年開始向外擴張,且選擇的都是一線城市。從“長沙品牌出征”這一商業現象來看,長沙的影響力也在走向全國。
為什么是長沙?長沙的風土人情、商業環境,以及相關部門的支持,為長沙新消費的發展提供了怎樣的機遇?帶著這樣的好奇,我們展開了一番研究。
“市井文化”強勢出圈
根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的《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近五年來長沙穩居前十,且在品牌、商圈和基礎商業三個維度上都有較快提升。從監測城市內部商業格局與氛圍變化的“商業核心指數”看,長沙表現優秀,2021年五一廣場商圈的日均客流總量排名全國第一。
-
長沙的市井文化也因此強勢出圈,生命力帶來了眾多新消費品牌的涌現。2016年以來五年時間,長沙的新消費賽道共計發生融資58起,披露總金額超349.96億元。市井文化出圈的背后,蘊藏著長沙的消費潛力。它既表現在消費意愿與消費能力的強大上,也體現在消費方式、消費場景的多樣性上。
同期,長沙經濟增速強勁,十年來,成為繼武漢之后第二個GDP突破萬億大關的中部城市。2022年上半年長沙實現GDP6711.29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居全國省會城市第5位。在2021年人均消費支出前十的城市中,長沙以人均月消費支出3132元排第九,成為中西部地區排名第一的城市。以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來看,長沙以人均年消費支出37587元,占可支配收入比例67.6%,位列全國第七。
長沙消費形式多元,夜經濟入列“國家經驗”,形成“食、游、購、娛、體、展、演”等新業態。2021年中國城市夜經濟影響力十強城市榜中,長沙位列全國第二,其中天心區和芙蓉區雙雙進入2021年夜經濟影響力20強區縣榜單。
消費背后的生命力
天圖資本合伙人潘攀將長沙形容為“一個中國城市發展模塊里的最大公約數模板”。所謂最大公約數,是指長沙整體的人均收入和消費水平代表了中國最廣譜的人群,即城市中產階層。
“居住友好”長期以來都是長沙的標簽之一。國內省會城市里相對較低的房價,帶來的是較小的供貸壓力,這讓長沙人的消費預算空間更大,消費品最佳試驗場的效果逐漸形成。煙火氣落在長沙的市民文化里,如果分析長沙品牌創業者的背景,你很難發現那些MBA、“海歸”的標簽,相反,“非正規軍”出身的長沙品牌也不刻意追求方法論與秩序感,相反會放大品牌好玩的一面。
比如茶顏悅色——情真意切的超長機打小票,向來都是它的符號之一。機打小票無比長,上面寫著“如果你不滿意,我們就重做”“我們沒有加盟店,等我們有錢了就去告他們”——特別像和你嘮家常的熟人。咖啡品牌“三頓半”所策劃的“返航活動”,也令它在一眾新消費品牌中格外有趣。
有一種觀點是:長沙集中出現多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消費品牌,與湖南廣電有很大關系,它鍛煉了足夠多的人才,也提供了強力的傳播資源。比如“墨茉點心局”創始人曾是湖南廣電的導演,后來連續創業;再比如文和友,全國聞名前曾多次在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中亮相。
當地人的氣質也讓長沙擁有其他城市無法復制的營商環境。文和友2011年就已創立,但真正讓它走紅全國的長沙海信廣場的“超級文和友”2019年才推出。超級文和友這種大體量的商業體,在其他城市可能很難出現,首先消防就是一個大問題,還原老街道的商業計劃,也未必是所有城市規劃者都能接納的。
政策支持共筑天時地利人和優勢
旺盛的生命力,既源于深藏在長沙人基因里的風土人情,也離不開長沙這座城市對它的珍視、愛護與支持。
2020年10月15日,湖南省發改委、湖南省商務廳等18個部門聯合制定《關于進一步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措施》,首次明確支持長沙等地做強“首店經濟”和“首發經濟”,研究針對“首店”的專項補貼、房租貼息、低息貸款等優惠措施。在那之后,眾多國際大牌首店紛紛落地長沙,新鮮血液血脈賁張。
2021年6月出臺《長沙市創建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暨長沙市消費升級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明確,新增更多網紅門店,將鼓勵支持網紅品牌持續做大,力推網紅經濟發展,持續打響長沙“網紅城市”品牌。
長沙的天心區,幾乎可以看成長沙流量最集中的地方。1月27日,支付寶發布2023年春節消費觀察顯示,居民消費熱情加速回歸。其中,長沙景區消費金額同比增長近5倍,網紅城市熱度不斷攀升;長沙五一廣場、坡子街、都正街消費增速位列全國前十,其中天心區五一廣場、坡子街占兩席。
作為長沙老商貿的發源地及長沙新消費的孵化地,天心區對于促進新消費的發展也可謂是不遺余力。新模式孕育新業態,新消費促推新發展。作為擴大內需、創新創業、帶動經濟的“新藍海”,新消費正以不可阻擋之勢成為新的風口。天心區乘勢而上、順勢而為,以“強省會”戰略為指引,圍繞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建設,大力實施“七個一”行動計劃,編制發布國際消費中心發展規劃,出臺促進新消費產業發展十條措施。成立湖南天鑫優服企業服務有限公司,搭建新消費企業服務平臺和長株潭新消費聯盟,設立新消費產業基金,組建長沙新消費研究院。
此外,天心區還將厚植“三大動能”,即“區域協同發展動能”、“新消費新經濟動能”和“空間釋放轉換動能”,還將構建形成“三軸三片六組團”的現代化空間布局,建成國際性區域消費中心。
2022年10月,中國新消費城市峰會在長沙啟幕,這次峰會以“新消費·星勢力”為主題,齊聚國內新消費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商協會代表、品牌創始人和新媒體創始人,共同探討如何捕捉新消費機遇、拓展新消費市場、激發新消費動能。
峰會現場還舉行了長沙新消費研究院的授牌儀式,長沙新消費研究院由湖南省商務廳指導、長沙市商務局與天心區人民政府共同發起,圍繞“產業研究、企業咨詢、投資孵化”三個功能定位,設立專項新消費產業基金,聚焦新消費產業領域學術、企業、投融資、權威行業媒介、產業服務平臺等資源,共同推動新消費產業前沿理論與產業實踐的高質量互動發展。
長沙新消費研究院負責人張丹丹表示,接下來,長沙新消費研究院還將定期舉辦中國新消費產業生態高峰論壇,并攜手第一財經調研及發布《中國新消費白皮書》,為中國新消費產業升級提供前沿理論指引。
發展新消費,人是關鍵
目前,天心區投資競爭力排名全國百強區第40位、連續兩年位居全省首位。天心區相關部門表示,要加快打造營商環境首善之區,讓天心成為近悅遠來的投資熱土、創業沃土、發展樂土。
產業的發展需要穩定的經濟社會環境,也離不開“人才”這個核心因素。新消費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同時也是人才驅動型的新行業。從制定大戰略到基層服務,每一個環節都少不了“人”的投入。而伴隨著制造業機器化、自動化生產的發展,未來勞動力從制造業轉向服務業也會成為一大趨勢,促進新消費就業勢在必行。
在以人才拉動新消費的發展上,天心區率先出臺了《天心區關于促進新消費產業發展十條措施》,支持新消費企業集聚創新、品牌升級;同時,重視人才招引培育,實施“天心紅”人才工程,開展服務新消費領域專項活動,評選創業人才,舉辦新消費創業創新訓練營,積極幫扶新消費領域就業人員落實崗位推薦、技能培訓、社保繳費、勞動權益保障等服務,對新消費領域杰出人才,給予租購房補貼、扶持獎勵等8項政策支持,鼓勵在新消費領域創業帶動就業。天心區還特別成立了國資全資子公司——天鑫優服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為新消費企業提供融資信貸、人力資源等全生命周期服務。
天心區也在持續圍繞企業用工需求和求職者招聘需求,成立小翅科技靈活用工公司,打造長沙新消費人力資源服務平臺,搭建用工與求職的橋梁。今年2月11日,“青春潮涌 消匯長沙”2023春風行動暨促進大學生就業“金橋行動”長沙新消費人力資源專場活動,就在長沙市天心區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中心廣場舉行。文和友、檸季、茶顏悅色、零食很忙等近200家新消費頭部企業齊聚,將為求職者帶來超過兩萬個崗位。
有別于普通的招聘會,活動現場特別設置了企業招聘區和直播帶崗區,可通過“小翅科技”微信小程序同步開展線上招聘。據其負責人介紹:“‘小翅科技’通過平臺積累的龐大服務員群體,采取機器人+人工客服一鍵撥打,平臺全程化跟蹤+計時結薪一站式服務模式,24小時內就可以為企業輸送人才,這既提升了招聘求職的效率效能,更凸顯了網紅長沙的科技領先之感。”
包容的文化底蘊、新潮的網紅氣質、友好的消費體驗、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凡此種種,共同成就了網紅、并且持續長紅的長沙。而作為長沙老牌商貿的發源地和新消費的策源地,天心區的各項政策,也將進一步為長沙新消費品牌提供良好的孵化與成長環境,長沙新消費研究院的授牌成立,也將持續增強新消費產業發展韌性,助力新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