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座和基石,也是拉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引擎。
工信部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過115萬個,占全球70%以上,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獨立組網網絡。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超過97%的縣城城區和40%的鄉鎮鎮區實現5G網絡覆蓋;5G終端用戶達到4.5億戶,占全球80%以上。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11月20日在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表示,5G、工業互聯網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重要支撐。將堅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全面推進5G等數字技術的產業化、規模化應用。
剛剛發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描繪了未來五年5G建設的藍圖:在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基礎上,“十四五”時期力爭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力爭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26個,實現城市和鄉鎮全面覆蓋、行政村基本覆蓋、重點應用場景深度覆蓋,其中行政村5G通達率預計達到80%。
規劃明確,到2025年,我國將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聯、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體系,為支撐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夯實發展基礎。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近期工信部聚焦5G、千兆光網、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物聯網、區塊鏈、IPv6等領域,著手組織實施專項行動,分別印發了三年行動計劃進行部署。
5G正在賦能千行百業。在煉鋼、造車等傳統工業領域,原本“臟、苦、險、累”的工作,因為搭上了5G“智慧大腦”,現在只需坐在辦公室動動手指就能完成。在一家煉鋼廠操控中心,大型顯示屏實時反映著機械手按照自動規劃路徑進行扒渣作業的實況。扒渣作業是危險性重復作業,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損耗,企業利用“5G+工業互聯網”技術,對設備進行改造升級,推動實現了“一鍵扒渣”,每年可為工廠減少成本超過1000萬元。
北京冬奧會進入倒計時,如今5G信號已經覆蓋了所有冬奧場館和連接場館的道路。多頻段、多形態的5G基站設備,在冬奧雪上場館建成了可抵抗零下45度高寒、10級以上大風及冰雪天氣等惡劣條件的5G全覆蓋網絡。支持室外2000米以上海拔、3000米以上長度賽道、垂直落差830米以上的戶外冰雪場地的高清晰度電視畫面轉播。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以5G為催化劑,5G與邊緣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多種技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智能工廠。5G與工業制造業體系的變革,不僅僅是提供一種連接。它會改變制造業產業生態,實現最高等級的工業智能化,同時也讓制造業產業變革和創新。
“十四五”期間,面向信息消費、實體經濟、民生服務三大領域,工信部將聯合相關部委及地方政府重點推進15個行業的5G應用,打造深度融合新生態,實現重點領域5G應用深度和廣度雙突破,構建技術產業和標準體系雙支柱,逐步形成5G應用“揚帆遠航”的發展局面。
工信部稱,希望基礎電信企業、電信設備商、5G應用垂直企業、互聯網企業、ICT企業等社會各界積極參與5G應用創新,共同打好5G應用“團體賽”。同時,也支持各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及時總結5G行業應用發展成效,通過多種方式,推動5G應用從“樣板房”向“商品房”加速轉變,加快向千行百業復制推廣,全面賦能數字中國的建設。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