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12月3日表示,工信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編制了工業領域以及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目前,相關方案已編制完成,后續將按統一要求和流程陸續發布。
工業領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此前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將“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列為“碳達峰十大行動”之一,要求工業領域要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力爭率先實現碳達峰,其中對推動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碳達峰作出了具體的工作部署。
工信部3日對外發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指出,堅持把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作為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工業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的總體導向,全面統領減污降碳和能源資源高效利用。
《規劃》明確,到2025年工業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廣泛應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綠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為2030年工業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其中,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碳排放總量控制取得階段性成果。能源效率穩步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粗鋼、水泥、乙烯等重點工業產品單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發布會現場
工信部稱,當前,我國仍處于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的歷史階段,傳統行業所占比重依然較高,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尚未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能源結構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碳達峰、碳中和時間窗口偏緊,技術儲備不足,推動工業綠色低碳轉型任務艱巨。
《規劃》主體部分,按照“聚焦1個行動、構建2大體系、推動6個轉型、實施8大工程”做出了整體工作安排。圍繞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構建綠色低碳技術體系、綠色制造支撐體系,推進工業向產業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品供給綠色化、生產過程數字化等方向轉型,提出了34條具體舉措,推動實施8個重大工程。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尤勇3日在發布會上表示,以綠色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綠色低碳產業,是推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壯大培育綠色低碳產業,既可以提升工業競爭力,也可以為交通、建筑、農業、通信等各行業提供綠色低碳產品。
目前,我國綠色低碳產業已初具規模。截至2020年底,以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為例,產值約7.5萬億元。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超過550萬輛,這個數據還在更新,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太陽能電池組件在全球市場份額占比達71%。
尤勇介紹,為進一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增強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引導綠色消費,構建綠色增長新引擎,“十四五”期間將重點開展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發展綠色環保技術裝備。將堅持問題和需求導向,創新突破一批“卡脖子”的綠色環保共性關鍵技術,大力研發和推廣應用高效加熱、余熱回收等工業節能裝備,著力在低能耗、模塊化、煙氣、固廢處理等工業環保裝備發力,在源頭分類分解、過程管控、末端治理等工藝裝備方面,為工業固廢智能化設備研發提供支持。同時,要加快發展工程機械、機床、內燃機等再制造裝備,加快先進適用節能環保裝備推廣應用,滿足工業綠色發展的持續需求。
二是加大綠色低碳產品供給。構建工業領域從基礎原材料到終端消費品全鏈條的綠色產品供給體系。鼓勵企業運用綠色設計方法與工具,開發推廣一批高性能、高質量、輕量化、低碳環保產品。營造綠色消費場景,擴大新能源汽車、光伏光熱產品、綠色消費類電器電子產品、綠色建材等消費,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繼續推廣綠色智能產品。
三是創新綠色服務供給模式。培育打造一批重點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公共服務平臺。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務模式。積極培育專業化綠色服務機構,提供綠色診斷、研發設計、集成應用、運營管理、評價認證、培訓等服務,推動企業加強設備更新和新產品規模化應用,深度挖掘綠色低碳轉型潛力。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