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回流浪潮下,被疫情重塑的不只高速增長的奢侈品行業,還有它背后緊密相關的收藏與拍賣。
11月9日,兩年一度的Only Watch慈善拍賣會落幕,今年53塊孤品共拍出3000萬瑞郎(1瑞郎約合6.85人民幣)。百達翡麗Ref. 27001M-001萬年歷臺鐘以950萬瑞郎摘冠;獨立制表F.P. Journe捐贈的FRANCIS FORD COPPOLA FFC Blue腕表拍出450萬瑞郎,成為全場第二;愛彼皇家橡樹“JUMBO”EXTRA-THIN以310萬瑞郎緊隨其后,超出拍前最高估價的10倍。全場共有五款拍品成交價超過100萬瑞郎,為Only Watch創辦以來之最。
近年,獨立制表品牌在全球拍賣市場表現搶眼,屢創價格新高。本月稍早收槌的富藝斯鐘表日內瓦秋拍上,Philippe Dufour“Grande & Petite Sonnerie”編號一號大小自鳴黃金腕表以475萬瑞郎成交,是鐘表拍賣史上最高成交額的獨立制表時計。這場“名表薈萃-日內瓦 XIV”也以總成交額6826萬瑞郎,成為鐘表拍賣史上歷來總成交額最高的拍賣專場,比5月的日內瓦春拍多出近兩倍。
“拍出6800多萬瑞郎,一共不到300塊表,這個購買力是很可怕的,連一個表盒都要賣到8萬多美元。其實這也代表了,大家對拍賣市場的認可和理解越來越深了。”富藝斯中國區鐘表部主管張源告訴第一財經。在本周啟幕的富藝斯香港秋拍上,超過300件時計有望再次見證鐘表收藏市場的蓬勃發展。
而隨著原定于明年春天重啟的2022年巴塞爾鐘表珠寶展上周宣告取消,線下展會的不甚明朗亦為線上拍賣的加速推進奠定基礎,包括蘇富比、佳士得等拍賣行均在逐步提高網拍的比例,這將進一步推高熱門拍品的價格,讓搶手貨的競逐更為激烈。
獨立制表搶眼
廣義而言,如今被“封神”的百達翡麗、勞力士、愛彼等品牌,早年都以獨立制表起家。和這一批前輩相比,眼下備受市場追捧的獨立制表陣營則以F.P. Journe、MB&F、Urwerk、Philippe Dufour、De Bethune等小眾品牌為首。
今年在拍賣市場屢創佳績的F.P. Journe,本月剛在“名表薈萃-日內瓦 XIV”上,以首度現身拍場的五枚Souscription全系列腕表合計拍出990萬瑞郎,其中估價最高的“Chronomètre à Résonance”鉑金及玫瑰金兩地時區腕表以390萬瑞郎成交。而在上月的蘇富比香港Important Watches拍賣會上,F.P. Journe一款限量版鉑金陀飛輪腕表也拍出了1590.5萬港元的高價。
與傳統風格相比,由非制表師創立的獨立品牌如MB&F,創意設計的出發點都是“好玩”,作品外形經常像一只青蛙、一艘飛船,充滿天馬行空的趣意。比如它今年捐贈給Only Watch的表款就像一只大熊貓,最終以62萬瑞郎成交,可見其市場認可度。
小眾品牌的有市無價,讓張源想到了“鸚鵡螺”的意外走紅。這個系列經過40多年發展已經成為百達翡麗的“銷量擔當”,是許多表友心目中“最好看獨特的百達翡麗”。但事實上,它曾經也是不受市場青睞的冷門款,因為跟愛彼的王牌系列皇家橡樹外形異曲同工而淪為前者的跟風之作。
“也就是兩三年的事情,2016、2017年的時候,部分地方的鸚鵡螺還是低于零售價出售的,都是放在櫥窗里沒人要的。突然它就井噴了。百達翡麗的品牌沉淀到一定階段,正好大眾審美轉向了運動表潮流,兩相結合,鸚鵡螺一下就火了。因為停產,原來二十幾萬的表,現在都上100多萬元了。”張源看到,市場對鸚鵡螺的熱情并未冷卻,新出的帶鉆綠面已經炒到1200萬元,而這塊鋼表的零售價僅僅四五十萬。“它已經超出了腕表本身的意義,更多的是消費者審美在當下的投射,他們更愿意把自己的錢花在哪些地方,這個挺有意思的。”
更多的獨立制表則通過明星“野生”代言,在各種劇集、街拍中出鏡,從而在小眾圈層開始樹立知名度。“別看它們賣得很貴,但并沒有錢請明星,往往是明星自發去買去戴,這更佐證了它們的受歡迎程度。加上近兩年獨立制表一直看漲,可以說是相互成就。”
而隨著年輕藏家集體入場,“小而美”的獨立制表品牌以獨具特色的創意和深耕復雜技術,俘獲了一批挑剔的表圈發燒友。張源注意到,能夠從疫情中緩過來的這些品牌經歷迅速發展,“訂單已經接到2024年了,來不及做。這是以前沒有的,因為它們的產量很少,相當于把兩年后的訂單都接完了。”
多元化收藏
走在上海街頭,張源不經意能瞧見一些年輕人佩戴著售價不菲的表款。“現在年輕人買個二三十萬的運動表,都很敢花,他們對于鐘表這個事物的認知也跟以前不太一樣。”
加入富藝斯之前,張源曾在德國高端制表品牌朗格任職,作為資深發燒友和年輕藏家,他在2015年參與創立了全球最大單一品牌高級鐘表社群Lange Nation,并于2018年策劃上海玩表節,將鐘表知識交流的樂趣及資源帶入內地。
“鐘表從純粹的奢侈消費品變身藝術品,同時也是增值資產。”張源認為,相比字畫、珠寶等細分領域,鐘表收藏顯示出了極大的市場潛力——單價更低,可以佩戴上身,周轉更快。他經常跟朋友打趣:“老外能賣30年的手表,我們只要6個月就能賣完了。”
根據本月發布的2021年《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大中華區藝術品及古董銷售總額近100億美元,在市場價值中所占份額達到20%,與英國并列成為世界第二大藝術市場。千禧一代的崛起改變了國內藏家結構分布,這群年輕人普遍受教育程度更高,具備全球視野,心態也更開放,對藝術的鑒賞力與領悟度也更高。
在11月25至26日即將舉槌的“名表薈萃—香港 XIII”上,一枚從未現身拍場的、約1968年制的勞力士“保羅紐曼”是本場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勞力士“保羅紐曼”因奧斯卡影帝保羅·紐曼喜愛而得名,他是助推迪通拿“走上神壇”的功臣。2017年,富藝斯也曾拍出一塊天價不銹鋼勞力士,1775萬美元成交價創下單枚古董腕表世界拍賣紀錄。這是首枚出現在公眾場合,且經保羅·紐曼佩戴過的“保羅紐曼”,來自紐曼女兒的前男友。
如今各大鐘表拍賣場上,“保羅紐曼”都成了保留節目,經過保羅·紐曼之手的迪通拿往往比普通款迪通拿貴出幾十倍。張源判斷,這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古董表是未來中國收藏市場的一個增長點。“古董勞力士和古董表,是國內馬上就會開始蓬勃發展的,這一塊會成長得很快。”
“以前大家都想買運動表,現在的趨勢是,有人開始買古董勞力士了,有人開始回歸小表徑了,有人開始買正裝表了,不是所有人都一窩蜂要去買運動表了。這些潮流都在回歸,說明大家有思考,有在復盤自己的收藏。”他表示。
(實習生錢凈對本文亦有貢獻)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