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企業多措并舉 增加天然氣供應
近日全國多地出現大風、寒潮等天氣,部分地區出現“斷崖式”降溫,突破歷史同期最低溫紀錄。能源企業多措并舉,增加天然氣供應,保障居民和企業的用氣需求。
我國首座地下儲氣庫——中國石油大慶油田喇嘛甸儲氣庫,日前已正式開始向東北地區供氣,每天具備100萬立方米的供氣能力。
位于鄂爾多斯盆地的長慶油田,天然氣年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25%。面對今冬明春復雜嚴峻的保供形勢,2萬多口氣井火力全開,日供氣能力不斷攀新高。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常務副經理 蘭義飛:11月份以來,我們已經將天然氣的日供氣量提到了1.2億立方米以上運行,今年冬天將突破1.5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0萬立方米,創歷史新高。
四川盆地是我國主要的天然氣產區,位于這里的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通過氣井動態跟蹤,每天增加天然氣產量78萬立方米。位于盆地的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提前制定保供應急預案,今年新建產能12.4億立方米,生產天然氣首超70億立方米,已破歷年紀錄。
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有限公司總經理 郭彤樓:目前日產天然氣超過2400萬立方米,與保供季前的9月相比,日增長超過200萬立方米,創歷史新高。
陸地天然氣產地增加天然氣供應的同時,海上油田也開足了馬力。今年以來中國海油南海東部油田外輸天然氣已突破54億立方米,為歷史同期之最。目前,中國海油每天向粵港澳外輸的天然氣達到6000萬立方米。
多方籌措 增加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保供能力
在國內上游氣田安全滿負荷生產、努力增產天然氣的同時,能源企業還大幅增加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供氣能力。
11月以來,主要為京津冀地區提供能源保供任務的中國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已接卸7船46.16萬噸液化天然氣,處在滿負荷運行狀態。接收站二期碼頭工程,計劃在12月上旬投入運行,屆時月接卸頻次可提升至13~15船。
中國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氣工程物資部主任 王剛:今冬明春保供期間,我們日均氣化外輸量保持在2700萬立方米左右,可滿足華北地區5400萬戶家庭的日常用氣需求。
中國海油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約占全國的五成,從今年4月起,中國海油的多家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就針對下游用戶冬季天然氣的需求,提前籌措液化天然氣資源。
中國海油氣電集團副總經理 金淑萍:多措并舉增加采暖季天然氣供應,確保進口液化天然氣能夠足量如期交付。截至目前,已落實采暖季液化天然氣資源約185億立方米。
國家管網集團提前與三大石油公司及新增托運商客戶就今冬明春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窗口期分配問題進行對接。目前,所屬7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高峰時段窗口期已全部分配。
國家管網集團市場部總經理 李天:今冬明春期間增加了39個窗口期,接氣量實際上同比增加了40%,增加了4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應,應該說對今年保供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全國一張網”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協同保供
作為我國油氣輸送的“命脈”,國家管網集團充分利用“一張網”優勢,不斷提高管網運行效率和保供能力,科學預測運行趨勢,實現各供氣方互聯協同保供,持續推動管輸能力和設施沖峰能力建設。
國家管網調度中心的數據顯示,11月以來全國天然氣日供應量已達到10億立方米以上,增幅達11%,國家管網集團運營的管網日輸氣量比去年提前14天突破6億立方米。今冬明春,國家管網集團計劃采氣超過11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4.9%。
國家管網集團市場部副總經理 楊安:國家管網集團通過優化管輸方案等措施,已提前將管網管存提升至運行上限。目前全國天然氣管網日輸氣量已達6.5億立方米,達到今冬明春供暖季開始以來的新高。
隨著陜京管道、泰青威管道等部分管段提升運行壓力,海西管道、粵東液化天然氣外輸管道等新建管道投產運營,今年冬天國家管網集團所屬4.9萬千米天然氣管道年一次管輸能力已達2680億立方米,總供氣能力可超過1100億立方米,我國天然氣管網互通互保的優勢得到進一步加強。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