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正在重塑英美勞動力市場。
根據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相較于2020年2月,10月有420萬工人仍沒有回到勞動力市場,有工作或積極尋找工作的人的比例(即勞動參與率)比去年初低1.7個百分點。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國也出現了類似的狀況,英國就業研究所(IES)數據顯示,該國勞動力比疫情暴發前少了近100萬人。
與此同時,勞動力市場的用工需求并不低迷,招工成本因此持續增加,許多企業因缺乏人手不得不縮減業務,對全球經濟復蘇產生威脅。通脹壓力的上升也給各國央行帶來了兩難。越來越多的人擔心,勞動力短缺可能并不是暫時性的現象,它的持續時間將會更久。
投資銀行Jefferies首席經濟學家馬考斯卡(Aneta Markowska)認為,美國勞動力供應的結構性下降,加上前所未有的勞動力需求,令勞動力市場環境將是幾十年來最為緊張的。即使供應鏈瓶頸消退后,工資增長可能也會保持高位,通脹率高于美聯儲的目標,迫使美聯儲重新規劃其最大就業目標。
彭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Tom Orlik)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多種因素造成了勞動力市場的錯配和摩擦,比如民眾的經濟條件允許他們更晚地回到勞動力市場。更具挑戰性的是,大流行病已經改變了工作的類型和內容,一些行業在未來可能不會以與過去相同的方式運作,這也對勞動力提出更高要求。
英美民眾為什么不愿回去工作?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福爾曼(Jason Furman)表示,當前勞動力市場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不是需求的強度或雇主的雇傭欲望,而是工人找工作的欲望。勞動力市場的供需不平衡正賦予求職者更大的議價能力。不少在職者也更有底氣辭掉工作,去爭取更高的薪酬條件。8月,美國辭職人數達創紀錄的430萬人,而空缺職位的數量也徘徊在接近1040萬的最高峰。
就業網站Indeed北美研究主任邦克(Nick Bunker)分析稱,大量辭職都發生在低工資行業中,過去雇主通常會在失業人群中招人,但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失去工作的人們還是否愿意重新加入勞動力隊伍,又或者,企業、消費者和政策制定者是否需要去適應這樣勞動力稀缺的世界。
美國和英國出現勞動力短缺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大量民眾提前退休。美國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估計,從疫情開始到今年8月,美國正常情況下不該退休但選擇了退休的“超額退休者”有約240萬人,占離開勞動力市場的人的一半以上。
英國就業研究所所長威爾遜(Tony Wilson)也說,勞動力供應無法跟上勞動力需求,而且這個問題似乎越來越嚴重。他也補充說,英國的勞動力市場不景氣越來越受到健康狀況和提前退休的驅動。
此外,與過往的經濟衰退相比,經濟能力和資產價格給了民眾更多的選擇。審議公司Grant Thornton首席經濟學家(Diane Swonk)指出,疫情后的房價飆升使許多人財富增長。“你可以出售、以(房產)抵押貸款或換成公寓,以前人們則沒有這樣的能力。在2008~2009年,你會溺水的。”他補充說。
據英媒報道,一些英國人選擇提前退休,因為他們發現自己有能力開始度晚年,并且不太能忍受因新冠疫情而惡化的工作條件。英國諾丁漢郡64歲的重型貨車司機斯科特(Ken Scott)說,新冠疫情后司機待遇很差,公共廁所和路邊的漢堡車都被關閉,“你甚至無法得到一杯熱飲”。以前在卡車裝貨時可以在路邊的超市休息,現在則被要求呆在駕駛室里。
根據Indeed公司對美國失業工人的調查發現,大多數人并不急于尋找工作,許多人說這是因為他們有儲蓄做緩沖,或者有一個伴侶正在掙錢。
歐樂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經濟刺激措施在人們的銀行賬戶里放了很多錢,這讓他們能夠多等等。美國的普通家庭已經收到了數千美元的經濟刺激付款,這給了他們一點財政緩沖。這意味著他們不必急于重新進入勞動力市場。”
英美勞動力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Indeed的調查還顯示,許多工人仍然擔心健康問題,而且很難在疫情期間兼顧工作和照料兒童。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Janet Yellen)說,這意味著隨著對疫情的擔憂消退,工人將慢慢地返回工作崗位。她在上周說:“當我們真正控制住這一流行病時,我認為勞動力供應將恢復正常。”
投資咨詢公司BCA Research首席全球策略師貝瑞欽(Peter Berezin)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一些離開勞動力市場的人將會重新就業。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家庭脈搏調查,仍然有250萬人因為害怕感染或傳播病毒而選擇暫不工作。一些工人仍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處于觀望狀態。這一調查還顯示,在目前受疫苗強制令約束的1億勞動者中,約有800萬人表示他們肯定不會接種疫苗。此外,自疫情開始以來,已有約360萬名勞動者退休,比基于現有人口結構趨勢做出的預估多出約120萬人。這些退休人員中的大多數將不再工作。”
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哈克(Patrick Harker)表示,財務上的壓力可能會讓人們更快返回勞動力市場。他說,刺激措施的結束還沒有推動人們回到工作崗位上,但“我預計這種情況最終會改變,特別是其他救濟計劃也都結束了”。
高盛公司經濟學家布里格斯(Joseph Briggs)說,他預計大多數處于黃金年齡的無業者將逐漸重新上崗,但在2022年底,勞動參與率可能仍低于疫情前的趨勢。他補充說,社交媒體Reddit上“反對工作”(Antiwork)板塊的人氣激增,表明一些人的偏好和生活方式發生了較持久的轉變。
貝瑞欽也認為:“生活方式的選擇可能會令其他一些勞動者暫不尋求工作。在大流行期間,女性勞動參與率的下降幅度比大衰退期間大得多。雖然學校已經重新開放,許多女性將重新進入勞動力市場,但有些人可能選擇呆在家里。歸根結底,在勞動力需求仍非常強勁之際,疫情導致了勞動力供應的減少。這可能會加劇勞動力短缺。”
“情況會變好嗎?可能不會。從長遠來看,每個國家都是一樣的。”在北美和歐洲的人才供應商Randstad公司首席執行官范登布魯克(Jacques van den Broek)說,企業需要在招聘和培訓時放低標準,并挖掘仍有工人的農村地區。
英國招聘與就業聯合會首席執行官卡伯里(Neil Carberry)認為,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動蕩很快就會緩解,但英國將經受歐盟居民的逐漸離開,隨著嬰兒潮一代的退休,勞動力供應會受到更大、更持久的打擊。卡伯里說:“眼前的危機會過去,但我們將看到十年的勞動力市場更加緊張。”
“疫情大流行已經改變了我們的工作類型。一些企業已經破產了,一些行業在未來不會以與過去相同的方式運作。需要密集接觸的服務行業在未來會有一個與過去不同的樣子,比如餐館、健身房、航空公司。”歐樂鷹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因此,在這些行業工作的人將會考慮他們在未來要做什么。這可能意味著一個困難的再培訓和搬遷時期。這些勞動力市場中的不匹配現象和摩擦問題,將成為美國和世界其他經濟體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博弈的一個主題。”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