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周期之王”,中遠海控(601919.SH)今年的股價走出了“過山車”行情。在股價陷入低迷的當下,有中小股東提出了回購的倡議。中遠海控在過去兩個月,呈現大股東增持和高管減持并存的情況。
關于未來是否會開展回購,中遠海控投資者關系負責人回復第一財經記者查詢時表示:“提出這樣的要求,這是股東合法權益,但目前公司未有相關計劃。”
在股價走出“過山車”之后回購,到底是不是合適的做法?對此業內人士有不同的看法。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發現,
有賣方人士表示繼續看好航運業前景,但也有公募基金人士表達了堅決不碰周期股的看法,另有私募人士則認為航運股周期屬性太強,自由現金流無法預測,回購不能跟其他藍籌股等量齊觀。
運價波動之后
從2007年10月52元/股(前復權)的高點,到2020年5月疫情期間最慘的2.5元/股不到,之后,中遠海控一度在一年時間內上漲近10倍。而現在,距離高點調整大約40%以后,股價依然比2007年高點低70%。
從最近一段時間來看,受運價波動影響,中遠海控股價一度從25元/股跌到15元/股左右。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中小投資者提出回購建議。不過,上市公司可能就此采納么?
11月21日周日下午,雪球平臺上有自稱中遠海控小股東發布了擬定倡議書:《關于中遠海控中小股東聯合3%股權向董事會提案的倡議》,并稱代表中遠海控的中小股東聯合發聲:“大家好!我這里有兩份提案:《提案公司重新修訂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來三年(2021年-2023年)股東分紅回報計劃》《提案回購H股、A股》。”
“關于提案一,原有的利潤分配原則,公司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原則上不少于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三十,與今年開始公司所處行業的基本面大反轉已經變得非常不合適了,已經無法讓投資者合理預期公司未來三年的股東回報了,所以我認為有必要修改。關于提案二,回購注銷H股是一種對目前中遠海控來講比分紅還要好的回報方式而不是市值管理工具。”
11月22日,中遠海控A股漲2%左右,H股漲4%左右,H股股價比A股低大約37%。
“根據公司章程,合并3%以上的股權是可以向公司董事會提案的,請大家務必認真閱讀提案內容,如果同意這兩項提案的中小股東,我希望可以積極參與進來,我們不做沉默的股東,我們要積極表達訴求。”上述小股東表示。
11月22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國信證券分析師姜明等賣方分析師也表達了對中遠海控的看好,預計2022年集運公司的利潤很大一部分是從貨運代理擠出,預計會大幅抬升始于10月談判的2022年合約價格,依據群體、合作緊密度不同,預計價格是2021年的兩三倍,覆蓋船公司2022年約30%的運量(各家公司覆蓋率會有差距);疊加來年現貨價格依舊堅挺,集運環比2021年繼續改善已是大概率事件。
不過對中遠海控的前景,買方人士更多表達了謹慎。
“盡管會錯過一些機會,我們會繼續堅持不買周期股的做法。”對此,有公募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具體來說航運業全球競爭比較激烈,玩家數量依然比較多,是很強周期的行業,雖然目前運價依然不低,但如果船公司加快采購船只,加大運力建設,未來運價就會出現下降,行業產品定價能力并不強,長期來說并沒有太理想的投資價值。
玄甲金融CEO林佳義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航運業來看,隨著全球逐漸進入疫情后常態時代,量價齊跌會再次出現,從而再次開啟多年的虧損。這是大概率即將到來的風險,屆時業內很多企業只能虧損繼續接單,因為船只的維護、折舊都非常巨大,即便虧損也只能繼續接單減少虧損。
強周期股的回購是否合適?
“蘋果、特斯拉、微軟、臉書、沃爾瑪、亞馬遜...幾乎都享受了全球流動性溢價和較高的估值。他們也在回購股份,也會回報股東。”雪球上向中遠海控提出回購建議的中小股東引用國際公司舉例稱。
信達證券研究報告稱:“回購新規”在2018年底和2019年初相繼落地,隨后2019年、2020年A股全年的回購金額分別達到891.52億元和803.37億元。
信達證券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表示,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回購金額超過1400億元,預計全年回購金額達到2020年兩倍左右。目前來看,產業資本減持意愿有望進一步下降。伴隨著股市的局部性低估、回購新規的制度性利好發酵,今年上市公司回購金額創出歷史新高。往前看,在2022年股市估值進一步下降的環境下,預計2022年上市公司回購金額有望持平2021年,達到2000億元。
樊繼拓認為,當前A股整體估值不貴,部分行業處于低估狀態。從回購的分行業情況來看,今年回購金額較多的行業可以概括為兩類,一類是以家電、農林牧漁、食品飲料為代表的“景氣度中性/下行+回調幅度大”的行業,另一類是以煤炭、鋼鐵為代表的“景氣上行+前期漲幅不足”的行業。
對中遠海控這種周期股,到底是否適合做回購?
林佳義認為,對于經營不穩定的周期股,其通常是一年把十年的錢賺了,然后連續虧損多年,單純的制定固定的回報計劃顯得不合時宜。回購常規而言有三個方面意義,一是對股價而言,可以稱為是“股價穩定器”,二是相對于分紅而言,是對股東更好的一種回饋方式,三是站在上市公司角度上看,股票回購是“現金管理利器”。
截至發稿,第一財經記者尚未聯系到上述小股東對此作出評論。
大股東增持,高管減持
近期中遠海控大股東增持,但高管減持的情況接連出現,多空信號交錯,也讓人對其投資價值的判斷產生一定疑惑。
10月18日晚間,中遠海控公告稱,當天中遠海運集團增持公司股份790萬股,約占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總股本的0.049%。本次增持完成后,中遠海運集團及其附屬公司合計持有公司72.6億股A股,1.14億股H股,約占公司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總股本的46.05%。
公告稱,大股東增持目的是基于對本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對公司投資價值的認可,未來擬增持公司股份的總金額不低于10億元,且不超過20億元(含本次已增持股份)。后續增持計劃的實施期限:本次增持發生之日(含本次增持日)起的6個月內。
然而經歷了年內“過山車”行情后,雖然有大股東增持,但中遠海控的高管們卻計劃減持,發生在股權激勵所獲股票持有期滿后。
11月12日,中遠海控公告稱,葉建平、張銘文、陳帥、郭華偉等四位高級管理人員擬于自本公告發布之日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將其持有期滿后的股票按規定在每年轉讓不超過其所持公司股份25%的范圍內實施減持,減持股數不超過本人所持股份的43.75%。
“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無任何重大不利因素及內幕信息需要披露。本次減持屬個人資金周轉需求,上述高級管理人員對公司前景持續堅定看好。”11月12日這一份公告中,中遠海控強調。
中遠海控2021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14.79億元,同比增長96.65%;歸母凈利潤675.9億元,同比增長1650.97%;扣非后凈利潤674.21億元,同比增長1781.54%。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