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迪控股昨晚公告稱,調查發現啟迪環境“127億元在建工程虛增“不屬實。
從公告中承認的啟迪環境面臨的困境,有環保專家擔心今后幾年部分環保企業面臨嚴峻形勢。
啟迪控股微信公號20日晚以“重要發布”為題,公布關于啟迪環境(000826.sz) 專項調查組第一期調查結果的公告。公告稱,有關啟迪環境“127億元在建工程虛增”的報道并不屬實,主要股東方均不存在通過業務造假獲益的主觀動因。公告同時表示,“不排除其中有其它嚴重問題”,已聘請第三方審計進行專項審計。未來隨著調查工作的繼續深入,調查組將繼續發布第二期、第三期公告。
10月22日,有媒體報道稱,啟迪環境多個在建工程涉嫌“嚴重虛增資產”“財務造假”“股東關聯方占用”等問題,并稱違紀違規金額達127億元。
對此公告稱,報道發布后,10月26日啟迪控股對其子公司啟迪環境成立了專項調查組,設立了專門舉報郵箱,訪談了啟迪環境相關人員,查閱了涉及到的項目資料,派遣多個小組去文中重點提到的12個項目進行了實地調查。
經過對12個項目逐項梳理,采用排除法,部分項目存在立項不嚴謹、管理混亂、工程與商務資料遺失等問題,在計提減值的23.6億元中,已經核實部分項目屬于正常經營虧損,其他項目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中。而媒體報道涉及的12個項目,減值金額23.6億元,已經全部對外披露,在公司整體業務中占比較小。
“可以確定,報道中的‘127億元在建工程虛增’并不屬實,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廣大讀者的嚴重誤解。”公告稱,經過調查確認,主要股東方均不存在通過業務造假獲益的主觀動因。從2015年至今,啟迪環境主要股東啟迪科服、清華控股、桑德集團及文一波(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創始會長、前啟迪環境董事長)本人,未通過資本市場主動減持所持股權,未發現有利用以上信息進行二級市場炒作獲利行為。
調查發現,計提減值的項目都是真實存在的,主要是特許經營及PPP項目,全部通過公開招標落地。形成工程爛尾的主要原因,既有公司資金不足無法繼續建設的客觀原因,也有所在地財力有限回款緩慢的因素(全部在欠發達地區),以及部分垃圾焚燒項目源于建設地居民反對而停工。
啟迪控股關于啟迪環境專項調查組第一期調查結果的公告截屏
上述公告同時提供了文一波本人一份《關于我與啟迪環境的情況說明》材料的摘要。文一波在情況說明中表示,“作為該公司的創始人,心情沉重”,“報道中涉及的項目確實基本都處于長期停建狀態,原因基本上都是因為資金問題”。
文一波承認,啟迪環境的一些項目啟動過快,項目前期手續不全;過于相信資本的力量,承攬巨量與自身實力不匹配的PPP項目,沒有考慮政策調整可能帶來的后果等。造成企業經營困難,在手的未融資的項目都不能融資,已經融資的項目如果融資結構不合理,被提前贖回,造成企業全面的流動性緊張。
文一波稱,為了盡可能對所簽項目(包括環衛PPP項目在內,啟迪環境參與的項目近400個)負責,啟迪環境想盡一切辦法推進完工項目、在運營項目。但還是有少量項目(數量不到5%)未能繼續投資建設,出現停建個別甚至爛尾。
針對啟迪環境困境所反映出的環保企業面臨的問題,21日有環保專家對第一財經表示,“今后幾年環保產業形勢嚴峻。我認為洗牌會更厲害。不少企業正走在倒下的路上”。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前兩年,偏離項目成本價格的惡性競標現象已經嚴重損害了環保行業的整體利益,一些企業報價低于項目成本價格,地方政府存在低價中標導向,個別企業不計后果、競相降價跑馬圈地。相關企業融資成本高、融資壓力大,財務成本快速上升。部分企業深陷高負債、高杠桿的泥潭,有的已經無法正常開展經營活動。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此前一項調查結果則顯示,雖然經營出現問題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區域流域環境綜合治理等少數領域,但由于涉及到的大型骨干企業、上市公司多,且多處于行業上游,其不良后果已經開始通過產業鏈蔓延,相關領域設備款、工程款結算周期明顯變長,行業中下游的工程公司和設備公司資金壓力日益增大。少數企業的債務危機已經演變成為“灰犀牛”,正在對整個環保產業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
“在經歷了沖擊之后,受傷也好,遇到困難和挑戰也罷,對每個環保企業來講,回歸商業本質才是重要的。”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有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