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26)近日閉幕,補上了《巴黎協定》遺留下來的最后一塊拼圖:如何通過各國合作來減少碳排放。這將帶來哪些投資機遇和風險?
據外媒估算,這可能會釋放數萬億美元商機,各方將投資關于保護森林、建設可再生能源設施和其他應對氣候變化的項目。大量資金可能將流入林業碳匯、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等項目。在摩根士丹利看來,化學品制造商等使用傳統能源較多的行業將面臨更大成本壓力,對于這一領域的投資或迎風險。
路孚特首席中國電力與碳分析師藺苑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巴黎協定》第六條以國家為主導,市場和私有部門為主體和抓手,動員私營部門資金應對氣候變化。這有望使國際間合作探索出新模式,零散存在于全球多個區域間的碳排放機制將有機會在未來互認互通。對于各產業而言,全球減排量開發、減排量指標互認的第三方咨詢或迎機遇,而高碳排放企業若不能及時綠色轉型,其碳成本或將持續上升。
碳補償項目或迎商機?
《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初衷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困難或減排成本高昂的國家,可以從減排量已超過其承諾減排量的國家手中購買碳減排信用額度。
藺苑認為,《巴黎協定》第六條基本敲定,意味著聯合國框架下的減排量機制(清潔發展機制)將以新的面貌問世,全球減排量開發商(如森林碳匯開發商,綠色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等)或將迎來機遇。同時,參考減排量機制的氣候適應項目有望隨著全球極端天氣的增加獲得更多市場。
對于企業而言,可參與碳抵消機制的項目通常分為兩種。第一種為采用化石能源替代等方式實現碳減排,如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項目;第二種為通過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達到減排效果,如林業碳匯、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等。
據外媒報道,目前許多公司已通過購買碳補償積分的方式減排,包括微軟、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和雀巢公司等。這些補償積分由第三方機構認證,此類機構記錄相關項目和積分,并確認它們符合特定標準。“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巴黎協定》第六條有可能成為碳金融、清潔能源和碳清除的重要驅動力。”微軟碳項目主管威爾莫特表示。
投資管理公司Savills環境、社會及治理(ESG)部門認為,相對于主動減排,企業購買碳補償積分擁有確定性較高,且成本較低的優點。首先,對于植樹造林等林業碳匯方法,企業可以直觀地看到樹木并計算固碳量。其次,造林和重新造林全球平均成本約為10美元/畝,而以英國市場為例,該國碳補償市場價格約為28美元/噸。
藺苑還認為,由于全球減排量標準眾多,《巴黎協定》第六條尚未定義細節內容,可以預期未來另一個需求增長點是:對不同標準下減排量進行互認的第三方咨詢。
雖然許多公司購買了碳補償積分,但它們表示不同的市場對碳補償的核實方式不統一。去年,微軟公司自己制定了盡職調查程序,以確定其交易的碳補償積分是否達到了一定標準。
聯合國表示,未來將提供一個框架,根據各方普遍能接受的標準來協調所有市場。比如,設定一個通用標準,明確什么樣的項目有資格獲得信用,并抵消了多少碳泄露。
化石能源企業碳減排壓力增大?
摩根士丹利表示,隨著全球碳定價政策擴大,化學品制造商等使用傳統能源較多的行業將面臨更大成本壓力。法國興業銀行也在一份報告中提醒投資者,應減少對使用化石能源較多的企業的投資,污染較嚴重的行業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將更糟。
藺苑表示,之所以使用化石燃料的高耗能工業的盈利空間將有所減少,首要原因在于上述行業的“污染轉移”和“碳泄漏”的機會將減少。
“全球采取碳價體系的區域越多,就有越多的區域對碳排放行為進行約束。這意味著,高耗能高排放產業越難從對碳排放約束較高區域轉移較低區域。高耗能產業的唯一出路是綠色轉型。”她稱。
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化工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的6%。如果以當前碳排放目標來看,該行業將面臨越來越大的脫碳壓力。到2030年,初級化學品生產的排放量預計需要下降10%。
藺苑還表示,隨著碳市場逐漸擴大,未來碳價格預計將持續走高,這將進一步增加上述企業在生產流程中的碳成本。
路孚特碳市場模型預期,占全球碳交易量近80%的歐盟碳配額價格將繼續增長。在當前減排目標下,預計到2030年,歐盟碳配額交易價格將達到96美元/噸。
面對日益增長的減排成本,化工企業加大了對碳中和領域的投資。彭博社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三年間,化工行業發放了近140億美元的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貸款,其中大部分項目與減排相關。同時,歐洲化學工業委員會等行業組織也呼吁稱,在當前化工等工業行業脫碳成本越來越高的背景下,政府需要提供一些幫助,如通過實施碳差價合約以幫助它們實現能源轉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