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證監會下發了對宜華生活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以及《市場禁入決定書》,令其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600萬元的罰款;另外,包括宜華生活實際控制人劉紹喜在內的19位董監高給予警告、罰款,全案違法主體合計罰款3885萬元,劉紹喜本人也被終身禁入證券市場。
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書列出了宜華生活的“三宗罪”:以虛構境內銷售業務、高報出口貨物銷售額等虛增營業收入;通過財務不記賬、虛假記賬、偽造銀行單據等方式虛增貨幣資金;以及財務報告存在重大遺漏。
宜華生活原名“宜華木業”,2004年上市,有“汕頭第一家上市民營公司”之稱,主要業務在家居行業,2016年5月30日更名為宜華生活,市值最高時曾突破150億。
今年3月22日,宜華生活已被摘牌,截至停牌前,*ST宜生收報0.52元/股,市值僅剩7.71億元。宜華生活也由此成為退市新規下的首只“1元退市股”,由于股份登記手續仍在辦理過程中,宜華生活直到現在也未開始在全國股轉公司管理的兩網和退市公司板塊掛牌轉讓。
而*ST宜生造假手段之粗暴,也早在財務報表上留下痕跡。去年,第一財經就關注到宜華生活的財務報表存在諸多蹊蹺,比如手握大量貨幣資金但既不理財又不投資,反而不惜背負高額利息進行發債等大量融資,“存貸雙高”使其財務真實性存疑。
從百億市值到摘牌退市、官司纏身,劉紹喜一手締造的宜華帝國正在走向落幕。
“賬面富豪”宜華生活
任何的財務造假,總會留下蛛絲馬跡。宜華生活最初的“不合理”表現,來自于豐厚的賬面資金,與高企的負債之間的矛盾。
被立案調查之前,宜華生活賬面一直有數十億元現金。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9月底,公司賬面的貨幣資金余額分別達到34.3億元、35.5億元、42.3億元、33.9億元、26.6億元。
但與此同時,宜華生活又在持續借款,債務攀升,“存貸雙高”。
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在2016年—2019年年報中,*ST宜生大量虛增營業收入、利潤以及貨幣資金。
造假的主要手段,是通過虛構境內銷售業務、高報出口貨物銷售額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2016年至2019年,其營業收入中,虛增比例分別達到的40.32%、26.68%、27.18%和12.22%。同期,虛增的利潤占比更是高達88.24%、98.67%、192.78%和99.37%。
同時,該公司還通過財務不記賬、虛假記賬、偽造銀行單據等方式,虛增貨幣資金。在剔除未達賬項因素后,2016年2019上半年,其虛增貨幣資金金額,分別占當期披露總額的68.69%、37.79%、76.93%、72.80%。
另外,*ST宜生上述四個年度的財報還存在重大遺漏。經查,汕頭市宏輝木制品有限公司(下稱“汕頭宏輝”)、汕頭市亮光建材貿易有限公司(下稱“汕頭亮光”)由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宜華集團實際控制,雙方資金往來屬于關聯交易。
而2016年—2019年之間,在未經上市公司決策的情況下,劉紹香直接指揮相關人員,通過宜華生活名下共6家銀行的10個賬戶向汕頭宏輝和汕頭亮光名下共2家銀行的3個賬戶進行資金劃轉,而宜華生活對上述巨額資金往來均未記賬,導致其2016年至2019年年度報告存在重大遺漏。
宜華健康自救失敗
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2005年《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一款以及《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證監會決定:責令*ST宜生改正,給予警告、并處600萬元的罰款;對劉紹喜給予警告,并處以930萬元的罰款,其中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罰款30萬元,作為實際控制人罰款900萬元;
另外,對劉壯超給予警告,并處以450萬元的罰款;對萬順武給予警告,并處以300萬元的罰款;對周天謀、劉偉宏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250萬元的罰款;對劉紹香、王維詠、黃國安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50萬元的罰款;對胡偉濱、陳義文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00萬元的罰款;對劉文忠、王克、劉國武、孫德林、陳楚然、王四中、黃澤群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60萬元的罰款;對邱富建給予警告,并處以20萬元的罰款;對謝春松給予警告,并處以15萬元的罰款。
同時,對劉紹喜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劉壯超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萬順武采取6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周天謀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劉偉宏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除了宜華生活外,劉紹喜旗下還有一家上市公司宜華健康(000150.SZ),其前身為宜華地產,2014年轉型健康產業,2015年2月正式更名為宜華健康。
宜華健康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三季報顯示,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19億元,同比下降15.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2.2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虧損為2.13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2568元/股。
今年1月11日,宜華健康試圖引入北京新里程健康產業集團,通過非公開發行+表決權委托的形式,啟動控制權變更,試圖與宜華集團割離。
不過,今年8月6日,宜華健康宣告控股權易主失敗。宜華健康表示,綜合考慮監管政策及資本市場環境的變化,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公司市場價值表現與股權融資時機的協同等多方因素,決定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事項。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