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針對慢病管理、分級診療的具體應用和解決思路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現場展開了“完整閉環”的大比拼。
記者在各大醫療企業展臺發現,跨國企業展出的糖尿病并發癥早篩早診試劑、血糖監測設備等先進設備,融合移動教育培訓、5G遠程直播等技術,已然形成了圍繞疾病本身的整體治療理念,不僅能打通醫院內外的慢病管理場景,還能解決優質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痛點。
“慢病管理涉及多方面,要早期篩查、檢測、干預,同時進行標準治療及后續隨訪。當然,隨訪期間發生問題也要能找到醫生進行再次干預,閉環才能建立起來。”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心血管及代謝業務部負責人朱彤在進博會期間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朝全病程管理的方式去看待疾病。
不只解決1%的風險
在中國,僅心血管代謝市場(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就有慢病患者超億人。為了幫助龐大的慢病患者群體做好慢病管理,醫藥企業已經從產品思維轉向疾病思維。
一般來說,慢病患者99%的時間沒有問題,只是1%的時間會發病,這時就需要科學地干預。但關鍵問題在于,不知道1%的時間在具體什么時間發生。
針對這樣的痛點,朱彤認為物聯網技術能夠給到契機,讓這1%的風險及時被發現。阿斯利康的整個慢病體系里,在一線工作的就有近4000多名業務代表,能夠把好的產品和藥品有機銜接在一起,降低患者發病的風險。
在第四屆進博會阿斯利康的展臺上,有用于早期篩查的產品,還呈現出阿斯利康如何在家庭場景中連接線上線下,以及如何觸發所謂的數字醫療體系。
為了實現較為理想型的數字醫療和慢病管理的家庭場景,朱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阿斯利康主要在做三件事,一是提高患者的意識,二是會與設備廠商共同研發數字醫療內容,第三是讓設備能與線下醫生緊密連接,從而第一時間給患者提供解決方案。
在第四屆進博會上,雅培和拜耳也分別展出了最新的血糖監測設備,為慢病管理提供了更多便利。例如,拜耳的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CGMs),可以通過提供分鐘級連續的組織間液葡萄糖信息,為患者自我血糖管理和醫生臨床治療方案的決策提供依據。據了解,該系統近期在海南博鰲樂城先行區獲批臨床使用。
基層醫生“挑大梁”
我國約有6000家縣級醫院,服務約9億人口,推進基層診療的規范化,不斷完善我國分級診療體系,是提升總體癌癥防治水平的關鍵。
羅氏在推進基層癌癥篩查與早診方面,引入了5G和物聯網技術,用遠程超聲技術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為了實現標準化診療路徑,羅氏參與了專病聯盟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機制的探索,通過區域專病中心來輻射更多基層醫療機構。
面對我國眼底疾病患者眾多,但得到治療的人數較少的現狀,諾華通過創新服務模式,建立“光明中心”,培訓了7000名醫技護,讓1萬患者得到獲益。
在醫療設備區域,跨國企業西門子醫療除了帶來全球首臺臨床科研雙模7T 磁共振、光子計數CT等先進技術,還同步展出了第三屆進博會上中國首展過的Corindus途靈™最新一代介入機器人。
2021年3月,該介入機器人在海南博鰲完成了國內第一例手術,用短短30分鐘完成常規情況下可能要5至6小時的手術。2021年7月底通過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綠色通道審批,預計2022年可能在中國上市。此外,西門子醫療正在積極推進Corindus途靈™遠程手術功能的安全實現。
“培養一個能熟練做介入手術的醫生要5-10年,而培養一個能操作介入手術機器人的醫生只需要一周到兩周,這樣就能夠將介入手術更快地推向基層。”西門子醫療系統磁共振產品總監盧毅告訴記者。
11月5日,在西門子醫療展臺現場,第一財經記者發現,西門子醫療相關工作人員正在使用介入手術模擬器來演示介入手術。據了解,通過模擬器的演示教學可以縮短醫生的培養周期。
在基層醫生培訓方面,波士頓科學在展臺現場推出了移動教育培訓大巴車。通過互動培訓、5G遠程直播等方式,可以將前沿醫療技術帶到了幾十個基層地區。
拜耳在基層的智慧醫療創新實踐也幫助改善了患者多、醫生少、培訓成本高的基層醫療現狀。其在第四屆進博會展出的Stellant D-CE,是中國首款智能化信息化CT高壓注射系統,提高檢查成功率,讓醫學影像更清晰,幫助基層醫患得到更精準的診斷。
無論是數字醫療還是基層的創新實踐,全球的前沿科技都在觸及更多的中國患者,中國人的好想法也在不斷涌現。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有好的想法,跨國企業有完備的人才梯隊,兩者能夠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幫助更多患者。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