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午后,豬肉股持續回升,截至發稿,大北農漲超8%,鵬都農牧漲近6%,傲農生物、溫氏股份等股漲超3%。
今日早間,國家統計局表示,今年以來,生豬生產持續恢復,產能持續擴大,相關價格出現了下降。總的來看,下階段,隨著一些地區肉類腌制的需求持續增加,加上元旦、春節節日消費的提振作用,豬肉消費需求會有所增加。同時,年內中央第二輪的凍豬肉收儲即將啟動,這些都有利于豬肉價格穩定。
從未來發展看,統計局表示,當前生豬生產的規模化養殖在不斷提高。這些規模化的企業,對于把握市場的變化以及防范和應對市場波動風險能力在提高。同時,我們看到,面向生豬市場,國家調控的機制在不斷完善,這些都有利于生豬生產的穩定。
此前,A股上市豬企紛紛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前三季度業績“慘淡”。
溫氏股份預計前三季度虧損92.5億-97.5億元,其中第三季度預虧67.5億-72.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40.88億元。
牧原股份公告稱,預計第三季度凈虧損5億元至10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02億元;預計前三季度盈利85億元至90億元,同比下降57.12%至59.5%。
天邦股份預計第三季度虧損20.5億元至22.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2.89億元;預計前三季度虧損27億元至29億元,上年同期盈利28.24億元。
正邦科技預計第三季度虧損55.2億元-65.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盈利30.16億元下降283.04%-316.20%;前三季度預虧69.5億至79.5億元,同比下降227.92%-246.33%。
大北農預報稱,前三季度預計凈利潤約1.0億元~1.2億元,同比下降91.91%~93.26%。
新希望則公告,預計第三季度虧損25.8億元至29.8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9.2億元;預計前三季度虧損59.95億元至63.9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50.85億元。
溫氏股份表示,受國內生豬價格大幅度連續下跌影響,養豬行業第三季度陷入全面虧損,加上飼料原料價格連續上漲、公司出欄肉豬包含外購苗育肥豬、處置低效能種豬等因素推高養豬成本,公司前三季度的肉豬養殖業務出現深度虧損。
太平洋證券研報認為,四季度豬肉消費進入旺季,且二次收儲啟動,生豬市場供需關系邊際趨緊,豬價存在反彈動能。
東興證券研報認為,隨著中央+地方二輪收儲的陸續開展,有望穩定市場信心,再疊加天氣轉涼豬肉消費進入旺季,后市豬價有望出現季節性回暖。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