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在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下稱“報告”)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有關通脹高企的提問時警告,若供應鏈紊亂加劇通脹預期脫離錨定的風險,甚至迫使部分央行加速正常化貨幣政策的進程。
10月12日,IMF在發布報告中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小幅下調0.1個百分點至5.9%,維持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4.9%不變。
在更新的全球經濟展望預測中,IMF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8%,較7月預測值微幅下調0.1個百分點;預計2022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5.6%,較前預測值下調0.1個百分點。
IMF認為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但受疫情拖累,復蘇動力正在減弱,下行風險加劇。德爾塔毒株肆虐,新冠病例死亡總人數逼近500萬,成為橫在全面復蘇道路上最大的障礙。與此同時,疫情多點暴發,殃及處于全球供應鏈關鍵環節的國家和地區,致使供應鏈紊亂長于此前預期,進一步抬高部分國家的通脹。
第一財經:受德爾塔變異病毒肆虐的影響,供應鏈紊亂持續時間長于預期,并導致主要發達經濟體的通脹繼續走高。這導致的風險有多大?鑒于通脹持續走高恐迫使央行不得不收緊貨幣政策,對此新興市場國家應如何應對?你曾在8月警告,新興市場國家無法負擔第二次2013年式的“削減恐慌”。
戈皮納特:我們在本次報告中特別強調了通脹問題。我們已經觀察到,許多國家的通脹顯著走高。值得強調的是,導致通脹上漲的原因和通脹走高的程度,在不同國家間各不相同。
我們正在經歷一場非比尋常的經濟復蘇,危機和復蘇均受疫情左右。新冠疫情蔓延至今導致需求供給錯配持續時間長于預期。在積壓需求釋放反彈的同時,供給無法跟上,導致通脹高企,大宗商品價格走高,供應鏈中斷。我們預計,這一情況將延續至明年。
目前,我們仍預期通脹有望在中長期企穩,并回歸至正常范圍。誠然,需要強調的是,我們依舊面臨巨大不確定性。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經濟復蘇。以勞動力市場錯配為例,在龐大的就業崗位缺口的同時又面臨高企的失業率,導致大批集裝箱積壓于港口碼頭等待卸貨。我們需要保持警惕,確保錨定通脹預期不因上述供應鏈問題出現脫鉤風險。若通脹預期走高,甚至推動通貨膨脹率螺旋式上升,恐迫使貨幣政策陡然收緊。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