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件事上大多數人忽略了一個關鍵信息!最近廣州一場土拍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因為其中出現了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的身影。咱別的不說,氣氛是一下子上來了,有很多小伙伴一拍大腿說,“信號,是不是信號?”
不怪大家激動,畢竟上一次李嘉誠參與內地公開市場土地拍賣還是在十年前。但我仔細地去看了看這個新聞,發現很多人忽略了關鍵的一點,就是這次土拍共有10家房企參與了出價,而和記黃埔僅出了底價1次,并且沒有參與此后的限時競價,比起拿地,感覺象征意義多一點,那么問題來了,他這是要干啥呢?
來,新聞要連起來看,要說這老李,最近可謂動作不斷,三月傳出拋售英國資產的消息,四月初又有了轉向越南的新聞。但在此之前可不是這樣,2013年以后,李嘉誠大幅拋售內地資產,然后轉向歐洲一通狂買,幾乎買下了半個英國。
至于原因,大概藏在李嘉誠的投資理念里—不賺最后一個銅板,不可否認,李嘉誠是一個成功的商人,這么多年他總是能精準抄底,高位賣出,非常有經驗。
而李嘉誠的商業帝國,正是以“低買高賣”的手段崛起于香港樓市低迷期。到90年代,內地樓市剛剛起步,李嘉誠再次抄底,拿下不少地皮大賺了一把,他有一套經典的賺錢模式,剛開始先畫個大餅,等順利拿到地后,就開始拖延施工,一直等到周圍學校、醫院、商業等都發展起來,時機成熟了,這塊地也不用建設了,直接轉手給高價賣出去。根據公開資料,過去30年間,李嘉誠在內地開發了近30個地產項目,僅有1/3完工。
照這個情況來看,人家是正經把地皮當成金融產品來投資理財了,而且在這種模式下,他的地產業務相當于是非常輕資產的,也不用干啥,這把操作讓其他勤勤懇懇的地產公司情何以堪啊?針對于此,很多小伙伴說,這樣也行的話那大家一起唄,都買地捂著,用時間稀釋成本,用魔法打敗魔法。
這還真不好使,雖說囤地等待升值的風險大大小于開發完不好賣的市場風險,但這背后需要強大的資本運作能力,早先老牌港企相對成熟,而且不太依賴項目本身現金流。另外,相較內地房企動輒百分之七八十的負債率,2021年,李嘉誠的長實集團負債率下降至不足1%。再者說了,人家地方上也不愿意啊,我讓你拿地是讓你來發展建設的,你這樣搞不是破壞市場嗎?2020年9月,成都高新區發布文件稱,禁止和記黃埔地產融資、貸款和資產重組,原因就是這捂地、捂盤行為。
那2020年的李嘉誠家族在干嘛呀,他們已經開始陸續拋售英國乃至歐洲的部分資產了,能源、通訊、房地產、電力、飛機租賃,能賣就賣,涉及資金高達千億。
那問題又來了,套現的這筆錢會流向哪里?去年,李嘉誠就已開始在香港重新購置地皮,還在吉林投資新能源項目,現在又悄然現身內地土拍,有專家表示,他可能是看到了某些機會。
除開內地,越南這個詞最近總是跟李嘉誠一起被提到。為什么布局越南?越南在拼命搞錢啊,它以“中國經驗”為藍本,擁有3200多公里海岸線和大量廉價勞動力,在“革新開放”后逆勢崛起,這勢必造就一大批的財富新貴,他們不都得買房嗎?就算不開發,地也值錢,剛講過的,中心地段早晚得發展起來,只要提早下手,想不賺都難。但問題是,越南會不會也來個房地產調控呀?
這個作業也有可能抄啊,我們再來讀一下這條新聞,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與日本歐力士集團,通過越南當地合作伙伴萬盛發集團,會見了越南胡志明市市長,共同商討在胡志明市的投資事項。
這里有兩個信息,拉上日本歐力士集團,歐力士集團提供的金融支持,一定程度上擺脫對越南本地銀行的金融依賴。此外,聯合越南本地頭部民營房企萬盛發集團,跟本地利益深度捆綁,輸贏的砝碼不在我一個人的手上,很微妙的操作,只能說賺順勢而為的錢,李老板是真的聰明。
主播/文案 謝文倩 剪輯/任康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