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5億大罰單!谷歌、臉書一并被罰,所為何因?"拒絕"需多次點擊,全球加強數據保護
臉書(Facebook)和谷歌(Google)兩家互聯網巨頭遭受上億歐元的處罰!
當地時間1月6日,法國國家信息自由委員會(CNIL) 發布通報稱,由于未遵守《數據保護法》的相關規定,該機構決定對Facebook處以60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3億元)罰款,對谷歌處以1.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億元)罰款。
CNIL給出的理由是,用戶在使用上述兩家公司產品時,均需要多次點擊才可以關閉Cookie(即一種在線活動追蹤),而只需點擊一次即可接受。CNIL認為,這種拒絕機制復雜化等于變相反對用戶拒絕Cookie,從而點擊“支持”按鈕。
與此同時,Facebook被指其呈現信息的路徑并不明確。通報指出,Facebook所呈現的關于“關閉Cookie”的信息容易使用戶產生混淆。
15億巨額處罰
日前,法國數據隱私監管機構對谷歌和 Facebook 兩家公司處以總計2.1億歐元(合人民幣15億元)的罰款,原因是它們妨礙用戶阻止兩家公司追蹤自己的在線活動。
法國國家信息與自由委員會( CNIL )1月6日表示,已對谷歌處以創紀錄的1.5億歐元罰款,案由是該公司使互聯網用戶難以拒絕Cookie,出于同樣的原因,Facebook一并被罰 6000 萬歐元。
據了解,Cookie是為商業目的建立的個人網絡活動檔案的小型文本文件,可以追蹤用戶的線上行為與活動。
“如果你接受了 cookie ,只需單擊一下就可以了,拒絕Cookie 應該和接受它們一樣容易。”CNIL的數據保護與制裁主管 Karin Kiefer 表示,Facebook.com 、 google.fr 和 youtube. com 網站不允許用戶輕易拒絕 Cookie 。“以 Facebook 為例,拒絕所有 cookie 需要幾次點擊,而不是一次就接受它們。”當地監管部門稱,谷歌與臉書兩家公司有3個月時間來調整與遵守命令,包括讓法國用戶更容易拒絕cookie,否則每推遲一天就要額外支付 10 萬歐元的罰款。
當日,谷歌與臉書火速對上述處罰進行回應。“用戶相信我們會尊重他們的隱私權并保證他們的安全。我們理解我們有責任保護這種信任,并正致力于根據這一決定作出進一步改變,并與國家調查委員會積極合作。”谷歌發言人表示。
在向法新社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谷歌表示將根據這一決定改變其做法。“按照互聯網用戶的期望,我們致力于實施新的變化,以及積極配合CNIL的決定,”該公司表示。
另外,Facebook母公司Meta 的發言人表示:“我們正在審查當局的決定,并將繼續與相關當局合作。我們的 cookie 同意控件為人們提供了對其數據更大的控制權,包括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的新設置菜單,人們可以隨時重新訪問和管理他們的決定,我們將繼續開發和改進這些控件。”
據了解,2018 年歐盟一項旨在保護消費者隱私的法律實施后,公司被要求告知人們使用cookie的情況,并征求同意。2020 年,CNIL 加強了對廣告追蹤者的同意權,稱在法國運營的網站應將互聯網用戶拒絕接受 Cookie的記錄保存至少 6 個月。
數據保護各國進行時
伴隨著互聯網信息時代以及大數據、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近年來,不少國家與地區相繼出臺有關于數據安全及保護的法律條文與規則條例,包括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加州消費者隱私法(CCPA)、日本個人信息保護法(PIPA)等。
在此國際環境下,我國的數據安全領域的相關立法也“千呼萬喚始出來”。2021年6月10日,《數據安全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律是數據領域的基礎性法律,也是國家安全領域的一部重要法律。”國家網信辦彼時于其官方公眾號上表示。
記者了解到,我國目前通過表決的是《數據安全法》的第三次審議稿,而這版本具有適用范圍更廣、各方權責更明確、處罰力度更大等特點。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部法律中,我國首次明確了數據的域外管轄權。
有關法律人士向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指出,這兩年,國際環境變幻莫測,而美國監管層面也提出,要對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財務數據等情況進行查詢,“我國出臺了數據安全領域的相關法律后,國內公司在面對境外支付機構對查詢要求甚至處罰時,就不會那么弱勢。”該人士表示。
根據《數據安全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將根據國際條約、協定或平等互惠原則,處理外國司法或者執法機構關于提供數據的請求,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主管機關批準,境內的組織、個人不得向外國司法或者執法機構提供存儲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數據。
亦有分析人士告訴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目前,在我國數據行業的市場規模中,金融行業占比重較高,因而相關法律的落地也會對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此外,有行業人士向記者指出,從當前數據行業的市場規模來看,《數據安全法》的落地將對金融業影響最大。“金融行業的數據治理與監管也隨之邁入常態,未來,有關的處罰案例可能會頻繁出現。"該人士進一步表示,當前金融行業高度關注的還有數據權屬問題,特別是對于正在數字化道路上探索的金融機構們,明確其權利歸屬所產生的影響意義重大。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