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私募業的迅速發展,監管部門的“扶優限劣”措施也在不斷升級。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中基協)的公示信息顯示,23家私募機構因不能持續符合管理人登記要求或存在異常經營情形等問題而被注銷。深圳證監局同一時間也一口氣通報了72家私募機構存在的重大違規及異常情況。
業內人士表示,近兩年私募基金的監管效能明顯提升,合規至上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因此私募管理人不斷提升自我核查能力,在私募基金產品募集、管理、披露等環節依規操作。
監管之手助推私募回歸本源
為了從源頭上掐斷私募機構違規的苗頭,監管部門的“扶優限劣”措施不斷升級。
中基協12月10日發布的公示信息顯示,有23家私募機構被注銷。其中,8家機構因不能持續符合管理人登記要求被注銷;還有15家機構存在異常經營情形,且未能在書面通知發出后的3個月內提交符合規定的專項法律意見書,也一并被注銷。同一天,深圳證監局發布的第六期私募監管情況通報顯示,有72家私募機構因存在重大違規及異常情形被通報批評。
12月9日,中基協還公布了一張罰單。罰單顯示,深圳市元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存在變相向投資者承諾保本保收益、內控不完善、未向投資者披露可能影響其合法權益的重大信息,以及未按約定向投資者披露基金年度運作報告和基金份額凈值等違法違規事實。因此,中基協對該機構公開譴責,并暫停受理其私募基金備案12個月。
“私募管理人數量和規模持續增加,確實需要正本清源,以確保行業可持續發展。”滬上某私募人士表示。
合規至上成為行業發展主旋律
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多家私募管理人不斷提升自我核查能力,杜絕違規行為。
上周,聚鳴投資、天演資本、明汯投資、希瓦私募等頭部私募陸續通知渠道方:考慮到預估凈值在準確性、完整性等方面存在瑕疵,且未經托管機構復核確認,該披露方式存在較大合規風險,因此決定不再提供預估凈值推送服務。
業內人士透露:“經過托管機構復核,私募通常周二才能披露上周五的周度凈值。不過,大多數管理人為了滿足渠道和客戶的需求,會在周五提供預估凈值信息。久而久之,周五披露預估凈值成了行業稀松平常的事情。但近期,萬方資產由于向投資者披露了錯誤的預估凈值信息,給投資者造成誤導,收到了監管警示函。這個事件敲響了警鐘,大家意識到未經托管機構復核的凈值存在合規風險,所以都迅速作出反應,這也是私募合規至上的一種表現。”
“我現在和公司員工反復強調,千萬要合規,不管是產品募集、備案和管理的過程,還是凈值披露環節,都要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現在行業監管嚴格,而且公司是百億級私募,一旦出現違規風險,不僅會影響公司的品牌,還可能對投資人造成傷害。”滬上某去年新晉百億級私募創始人直言。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