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記者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海南省11個重點園區自去年6月3日掛牌成立以來,園區經濟效益逐步顯現。今年一季度,11個重點園區各項指標實現“開門紅”,營業收入2048.74億元,同比增長133.2%;稅收150.27億元,占全省同期稅收收入的40.6%;新增注冊企業5333家(累計超4.42萬家)。
海南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年來,“中國洋浦港”國際船舶登記、啟運港退稅、“兩個15%所得稅”、進口原輔料“零關稅”、進口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開放客運和貨運第七航權等一批自由貿易港關鍵核心政策相繼落地實施,園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當前,11個重點園區展現出了百舸爭流、欣欣向榮的局面,已成為海南省經濟活動的主戰場、自貿港政策落地的先行區、產城融合的示范區、制度集成創新的試點區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2020年,11個重點園區營業收入5067.82億元,同比增長49.8%;稅收收入395.38億元,同比增長13.3%。GDP845.58億元,同比增長20.3%。11個重點園區以不到全省2%土地面積,貢獻了全省15.3%的GDP、20%的固定資產投資、35.7%的稅收收入、51.9%的進出口額和52.7%實際利用外資,在海南省經濟增長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一年來,洋浦保稅港區率先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進出口管理制度,貿易和投資更加自由便利,新增注冊船舶103艘,其中有28艘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的國際航行船舶,集裝箱吞吐量增速在百萬標箱級以上海港中排名全國第一;海口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注冊企業達221家,2020年全年完成跨境電商申報清單125萬單,貨值5.2億元;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聚焦數字經濟,促進以阿里巴巴、字節跳動、映客為代表的數字貿易企業將更多的業務布局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創新藥械達到140種,可用抗腫瘤新藥、罕見病藥達100種,世界排名前30強的藥械企業近八成與園區建立直接合作關系;海口國家高新區新增注冊企業1574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55家;崖州灣科技城新增注冊企業852家,高新技術企業由6家增至95家……
下一步,海南省發展改革委將加大力度在園區規劃布局、重大政策、產業集群發展、考核評價等綜合發力,支持重點園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推動園區真正成為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示范區”“樣板間”。
另據悉,海南省發展改革委牽頭起草的《海南省產業園區動態調整機制(試行)》近期即將印發執行,今后海南省重點園區不搞“終身制”,將實行動態調整,獎先策后,發展成效差的要降級或摘牌。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