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間,通威股份披露2022年年報,這也是通威股份自去年8月份宣布從上游多晶硅、電池環節擴展至下游組件環節后的首次“成績單”披露。
年報顯示,通威股份(600438.SH)實現營業收入1424.23億元,同比增長119.6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57.26億元,同比增長217.2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65.47億元,同比增長216.50%。
(相關資料圖)
雖然以農牧業起家,新能源光伏領域的多晶硅和電池、組件業務仍是該公司前兩大主營業務。
在新能源領域,通威股份以高純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截至2022年末,該公司已形成高純晶硅年產能超26萬噸,太陽能電池年產能超過70GW,組件年產能14GW。
以2022年的營業數據來看,該公司的高純晶硅及化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18.55億元,占總營收的43.43%;太陽能電池、組件及相關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35.26億元,占總營收的37.58%,即多晶硅和電池、組件業務營收占總營收的逾八成。
其中,多晶硅板塊仍是該公司眾多業務中最“吸金”的板塊。
以2022年的毛利率數據來看,第一大業務板塊高純晶硅及化工業務毛利率為75.13%,較去年增加8.44個百分點。第二大業務板塊太陽能電池、組件及相關業務板塊的毛利率為10.19%,雖然較去年增加1.38個百分點,“吸金”能力不及高純晶硅及化工業務的七分之一。
最“吸金”的多晶硅業務的客戶主要為下游硅片企業,包括隆基綠能、云南宇澤、美科硅能源、青海高景、雙良硅材料等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距離通威股份宣布進軍組件環節還不足年,其布局速度不容小覷。不僅在國內接連入圍組件集采中標大單,還瞄準歐洲、亞太、南美等海外市場。
2022年,通威股份的組件銷量為7.94GW,同比增長226.06%。據光伏行業咨詢機構InfoLink Consulting數據,2022年該公司組件出貨量進入全球前十名。
一直以來,光伏組件環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格局。
以2022年出貨量來看,隆基綠能(601012.SH)以超過45GW的出貨量位居首位,晶科能源(688223.SH)、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三家均以超過40GW的出貨量緊隨其后,這前四家組件企業的出貨量約占全球新增裝機的三分之二。
組件產能方面,通威股份2022年已陸續啟動鹽城、金堂、南通等組件項目。按照項目投資規劃,預計到2023年底,該公司的組件產能將達到80GW。
“新項目的建成投運將有力支撐公司組件業務的全球化開拓,為下游客戶提供穩定、優質的光伏組件產品。”通威股份在最新的年報中指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zhjsteel.net.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