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影城引爆IP經濟、藝術展成引客利器、老字號紛紛為節日添創意……今年中秋節假期,北京消費季再掀高潮,繼續釋放假日經濟潛能。
根據北京市商務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其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業專賣店、餐飲和電商等業態百家企業實現銷售額26.6億元,同比增長9.2%,較2019年增長6.3%。北京市52個重點商圈客流量1371.4萬人次,與上年基本持平。
中秋假期,采購迎來一波波高峰。老字號發揮國潮文化特色,通過線上與線下渠道推廣優質創新“京”品,“花式”迎中秋。如,砂鍋居飯莊將中國象棋文化元素融入金月滿庭禮盒中;鴻賓樓飯莊推出牛肉等口味的民族月餅禮盒等,深受消費者歡迎。
而除了月餅以外,大閘蟹等水產消費也一路走高。根據叮咚買菜的報告顯示,中秋假期相關水產品的消耗量有900多噸,銷量同比去年增長約195%。其中,時令性較強的大閘蟹也榮登中秋節水產品“C位”,成為中秋節一大搶手貨。花卉消費也格外熱鬧。正在買茉莉花的劉女士告訴記者,準備買些茉莉回去。“中秋佳節,花好月圓,買花來美化下房間,增加點兒節日氣氛。”
重點商圈特色體驗活動齊發力,營造多元消費場景。北京東城區推出實景探索游戲、藝術展,并持續打響“燃購東城”消費季品牌;朝陽區國貿商城推出市集、互動工坊和演出,打造“弄潮無界”展,激發消費新活力。假日期間,金融街商圈、前門商圈、太陽宮商圈、東直門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長均超30%。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北京環球影城帶熱京城文旅消費。帶互動效果的魔杖、“魔法學院”入學裝備、哈迷們必點的黃油啤酒……連日來,環球影城持續“霸榜”短視頻和資訊平臺,榮登中秋全國最熱門景區榜首,9月20日開園首日門票一分鐘售罄,其中外地購票游客近六成。
不僅如此,北京還推出其他更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如,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百余佳作回饋市民,截至9月21日中午票房破2600萬元;市屬11家公園及園博館開展35項游園活動,市內博物館推出近百項文化活動,豐富消費者文娛體驗。
“早就提前預訂好了門票,趁著假期去故宮打個卡,跟閨蜜一路沿中軸線參觀‘三大殿’,逛了逛東西六宮,還有初秋的御花園。當然最緊要的是看了看故宮的珍寶館,還吃上了與文物同款造型的網紅雪糕。”給中秋畫上圓滿句號的蘇女士對記者表示。
根據銀聯大數據顯示,北京中秋假期旅游售票類消費金額同比增長7%,旅游售票、住宿、文化娛樂和居民服務類消費金額較2019年分別增長41.4%、19.8%、18%和15%。